让民法典护航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民法典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要切实贯彻实施好民法典,通过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民法典承载着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民法典是我国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查看详细

与“典”通行
640.jpg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提升绿色发展司法保障水平,加强大运河文化生态带保护力度,助力副中心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通州法院前瞻性地成立了资源环境保护专业化审判团队,负责集中审理辖区内的资源环境保护类案件。下面我们就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来学习《民法典》中的“绿色条款”。详细>>

01.jpg传统观念里,很多人认为财产早晚都是子女的,但随着遗产继承观念和财产流转方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将遗产捐献出去。捐赠遗产涉及多种法律问题,很多人对此不甚了解。遗产可以捐出去,不留给孩子吗?我告诉家人把遗产捐了有效吗?遗产的捐赠由谁执行?设立捐赠遗产的遗嘱后,能不能反悔?关于这些问题,小编带您一起看看《民法典》是如何规定的。详细>>

02.jpg体育竞技活动可以强身健体,但也带有一定风险性,如果活动参与者之间合理碰撞,造成伤害,谁来承担风险?活动场所又该负哪些责任?参加文体活动本是为了休闲娱乐,文体活动参与者参加活动前要充分做好风险防范和安全保障措施,在活动中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尽到注意义务、遵守规则,避免对同伴人身造成损害,愉快地享受运动的乐趣!详细>>

01.jpg惩恶扬善、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网络偶发见义勇为者受伤无人赔偿、见义勇为者反成被告等事件,让“救不救”“扶不扶”成为热议话题。2021年1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针对上述问题设立了“好人条款”,“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为见义勇为者撑腰,为乐于助人者护航!详细>>

01.png择一府终老,遇一人白首。一年一度撒狗粮PK赛的日子,恋人间送出的礼物分手后能要回吗?婚前男友立协议称房屋送我一半,房屋就从“他的”变成“我俩的”吗?未婚同居生了娃,娃的权利有保障吗?……当情人节遇上民法典,无论是即将步入婚姻的小情侣,还是长期观望的单身狗,码住这趟民法典的恋爱必修课,get这些知识点不亏!详细>>

01.jpg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过越好,傍身的富余钱越来越多。但假如摊上一位“损友”,欺上瞒下、坑蒙拐骗,可千万要多加小心。小编带大家来看一则案例,如果遇到“损友”骗钱,法律上是如何认定这类欺诈行为的?受害人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保证人系受借款人的胁迫而提供担保,保证人是否还需要承担保证责任?《民法典》对此有何规定呢?详细>>

01.jpg《民法典》新增“好意同乘”条款,为好意驾驶人适当减轻责任,有助于宣扬良善的社会风尚。虽然“好意同乘”的“减责”规定可以减出美德,但不能以减损乘车人的权利作为代价。若驾驶人的行为具有侵权的故意或过失,则不能仅以好意同乘作为减责事由。比如,好意驾驶人违反一般安全注意义务,或存在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严重行为,就不能减轻其责任。详细>>

01.jpg家庭生活中,一方压缩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时间和精力负担较多的家庭义务,离婚时却可能面临权益不能保障的困境。对此,《民法典》明确给予经济补偿请求权。《民法典》出台后,夫妻财产所有制类型不再成为提起离婚经济补偿的限制条件,进一步强化了对负较多家庭义务一方的经济保护,将离婚经济补偿从“沉睡”中“唤醒”。详细>>

图说民法典
普法小课堂 更多>>
专题推荐
微信图片_20220317103614.png 2.png 02.jpg 微信图片_2022021614114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