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3年专题 > 520我爱你首都政法人守护网络告白日 > 最新要闻

520,安全是珍贵的浪漫

本站发表时间:[2023-05-20] 来源:大兴区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这个适合谈浪漫、聊爱情的日子
  也适合谈谈安全
  因为安全是很珍贵的浪漫
  【财产安全】
  案例一:分手现场男友变小偷
  王某与方某通过网络认识,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方某搬到王某家中共同生活。2022年春节前,方某告诉王某自己欠债无法回老家,王某便同意一起在京过节。不久,王某查出宫外孕,做了流产手术。期间,方某仅口头表示会承担责任和费用,导致王某和父母非常不满,要求方某搬离。
  一番挣扎过后,王某原谅了方某,但因之前的不快,二人虽然和好,感情却无法如初。几个月后,两人还是分手了,但方某想让王某再收留自己几天,王某“看他挺可怜的,就想找点现金给他”,却在翻找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挎包和胸包被换成了假货,首饰盒里的项链和手链也不翼而飞。面对王某的质问,方某清楚瞒不住了,承认是自己偷偷拿去变卖了,卖得的一万余元已然花光。
  案发之后,方某前往公安机关自首,并积极赔偿方某损失取得谅解,最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刑罚。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案例二:网络交友真心终错付
  吴某与赵某相识于交友软件,一来二去二人在网络上以情侣身份相处。确立关系后,赵某告诉吴某,自己最近跟朋友跑运输被骗了,没有生活费,并讲述起自己“父亲不在,母亲改嫁”的身世,承诺以后会好好照顾吴某,吴某既同情又感动,觉得对方“掏心掏肺”,便向赵某转了账。此后一个多月,赵某先后编造了要交保释金、做手术等事由,多次向吴某索要钱款。
  毕竟二人尚未见过面,吴某对这个甜言蜜语不断但总张口要钱的男人渐渐起了疑心。为安抚吴某,赵某煞有介事地在微信聊天时约定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520元,并称“没有父母呵护”“伤口疼”,一番卖惨后,吴某表示“我们做一家人”,等到发觉对方在骗钱,已向赵某转账数千元。案发后,赵某积极赔偿吴某损失并取得谅解,考虑其认罪态度较好,犯罪情节轻微,对其作不起诉处理。
  关于这段以欺骗开始、以报警终结的短暂感情,赵某的真心话大概只有这么几句:
  “这些事都没有,都是我骗她的。”
  “我营造生活很惨的假象,博取同情,骗取信任,才能进一步骗取钱财。”
  “我没有真的想和对方恋爱。”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人身安全】
  案例一:躲不开的暴力
  一天晚上,顾某饮酒后在家中睡觉,女友李某想要外出,便将顾某叫醒索要出入证,但顾某“不想让怀孕的女友大晚上出去”,二人发生争执。冲突愈演愈烈,李某用手抓挠顾某,但因力量悬殊,顾某很快将李某摁倒并殴打头部,打了多少下顾某也“记不清了”,之后又踹了早已无力反抗的李某腹部一脚。痛苦的李某跑到了亲戚家,随后找过去的顾某得知李某报警后因为害怕就离开了。次日,顾某前往派出所配合调查,向李某表示会出钱给李某治病,之后给了李某一千余元,二人分手后未再联系。
  经鉴定,李某右侧两根肋骨骨折,身体所受损伤程度被评定为轻伤二级。李某得知顾某会因此承担刑事责任后,向承办人表示案发后顾某一直陪同就医,自己并不想追究对方刑事责任。但故意伤害罪并非自诉案件范畴,李某的谅解态度只能酌情考量,检察机关仍需按照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公诉,最终,顾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案例二:戒不掉的毒瘾
  丁某与前妻陈某均有多次吸食毒品和接受社区戒毒的记录,离婚后二人仍共同居住,并一起养育幼子。因丁某掌握货源渠道,陈某则有部分固定“客户”,二人形成分工,吸食者告知陈某具体购买需求后,由丁某向上游赵某购买毒品,再由陈某与吸食者联络好交接的时间与地点,最后丁某与吸食者交接。自上游购买、向下游贩卖的差价形成收益,部分收益就被用于购买供二人吸食的毒品。在一次交接后,二人相继落网,后均被判处刑罚。
  毒品破坏人体正常机能并容易导致感染多种疾病,吸毒摧残身心、祸及家庭、危害社会,父母吸毒对孩子发育和成长也会带来严重危害。已领受过毒品危害的丁某与陈某作为曾经的爱人、孩子的父母,本应合力摆脱控制毒品对余生的控制,却再一次任由自己与对方一同滑向成瘾的深渊。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一款: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戒毒法》第三十三条: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
  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
  检察官提示
  足够的安全感是爱意产生、滋长的基本条件,而我们自己应成为安全感来源的第一责任人。在法治社会,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侵犯他人的安全领地,也要尽量规避风险、确保自己不立危墙,在保障自身无虞的前提下,把爱和信任给予值得的人,面对欺骗、暴力、引诱、威胁时,请坚定地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