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3年专题 > 第十一届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和政法单位 > 政法干警

“四高”检察官陈禹橦:“专业”是检察官最好的名片

本站发表时间:[2023-06-05] 来源:北京政法 作者:王浩雄
  近日,第十一届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和政法单位”名单公布。10名同志荣获“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称号;10个集体荣获“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称号。即日起,北京政法开设“第十一届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和政法单位”专栏,陆续发布受表彰政法干警和政法单位的先进事迹。今天,来看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陈禹橦的故事。
  高学历、高本领、高标准、高个头
  作为四级高级检察官的她
  常被同事打趣是这样的“四高”
  从检十三年
  她始终奋战在刑事办案一线
  在大要案的浸泡中成长
  在公诉业务竞赛获最高荣誉
  被评为“全国十佳公诉人”
  她参与办理的案件
  既有涉案金额巨大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
  也有被告人零口供受贿案等疑难复杂案件
  她说,正是它们一点一滴聚起了
  自己的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
  她就是
  第十一届北京市
  “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称号获得者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第一分院第三检察部
  四级高级检察官
  陈禹橦
  找到检察官的“那股劲儿”
  从学生时代起,喜欢看律政剧的陈禹橦就对法律情有独钟。她以市文科状元的高考成绩考进清华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硕士毕业后进入北京市检一分院工作。
  进检察院的第一天,师傅就告诉陈禹橦,好公诉人都是拿案子“喂”出来的,关键是你得有“那股劲儿”。但“那股劲儿”是什么,那时的她还没有答案。
  2019年底,刚入额成为市检一分院检察官的陈禹橦碰上了一块“硬骨头”。这起案件涉案人员过百、卷宗过万、证据繁杂、主犯在逃,关键事实证据存在较大缺口,突如其来的疫情又给侦查取证带来了重重困难。
  “越是困难复杂,越要办精办硬!”作为办案团队的一员,陈禹橦抱着“较真到底”的决心,和同事们一起以“白加黑”“5+2”的工作节奏投入了办案工作。他们一方面精准开展审查引导侦查,凝聚司法机关的最大合力,另一方面对在案证据条分缕析、每日讨论总结,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消弭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不仅按期高质高效完成了案件审查起诉工作,还积极追赃挽损。
  市检一分院办理的大多是案情疑难复杂、关涉人民群众重大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大要案。十余年里,在一个个大要案的淬炼里,在每一次疑难复杂案件的挑战里,陈禹橦慢慢有了“那股劲儿”,“就是对案件事实证据始终如履薄冰的态度,以及对办案质效始终精益求精的追求。”她知道,只有把“那股劲儿”用到对办案质效的极致追求上,在一个个案件中经历千锤百炼但仍坚守初心,才能真正收获能力的成长。
  连内行人都夸她专业
  在陈禹橦眼中,越难办的案子越有意思。办案时,面对错综复杂的合同关系、金融背景,她从不止步于卷宗里反映出来的事实,而是习惯于自己学习探索,在她眼里,要想把案子真的吃透办明白,就必须搞懂案件背后的专业知识。
  跟她办案的检察官助理提起她,都竖起大拇指:“不管多复杂的案件,感觉她总能迅速找到症结脉络,就连嫌疑人都常说‘这个检察官专业’。”当被问起是如何做到时,陈禹橦说,其实她也没有什么技巧,就是把自己扎进去,“没办法,办案子习惯了刨根问底,要不过不了自己心里这道关”。
  2020年,陈禹橦办理了一起对赌收购型合同诈骗案。案发前,主犯销毁了大量证据并潜逃出国。案件事实复杂、法律适用疑难,疫情又给侦查取证带来实际困难。此类案件属于新型疑难的商刑交织案件,缺乏办案参考,只能自己从头研究。陈禹橦的学习能力为她“助攻”——不懂对赌交易架构,就恶补民商事知识;想搞清楚收购里的审计工作有没有问题,就对着CPA教材、审计准则一点一点抠。“上学时不喜欢财务、数字,现在为了办案,硬着头皮要去学。除了看书,我还天天盯着相关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有一阵,看到我关注的公号都是什么IPO、注会协会、对赌收购等内容,我老公都以为我要转行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陈禹橦和同事们不仅把案件成功起诉到法院获得有罪判决,还向监管部门制发了关于加强对上市公司收购、审计工作监管的检察建议。“拿到检察建议时,对方跟我们说,想不到搞法律的检察官对审计也这么专业。”那一刻,陈禹橦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专业’就是我们检察官最好的名片。”
  案子冰冷但人心有温度
  除了对案子本身质量的关注,陈禹橦更关注案件中的人:“司法产品不是流水线上的普通产品,每个案件都关系一个家庭、一个群体,案子可以是冷冰冰的,但办案人的心,不能没有温度,将心比心,才能真正暖人心。”
  在基层院交流锻炼期间,她参与办理了一起交通肇事案。犯罪嫌疑人把受害老人撞成重伤后逃逸,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罪结案没有什么争议。办案期间,老人的三个子女多次给她打电话询问案情,并表示想要当面沟通。基层院案多时间紧,而且电话里她也和被害人家属说明了案件办理情况,但想到临近春节老人还在医院昏迷不醒、等待救治,她也非常理解家属的焦虑。于是,她在办案之余挤出时间约家属见了面,在释法说理的同时询问了解老人的近况,并就医保赔偿等问题帮助联系法律援助律师。最终,她主动移送的司法救助线索,经过相关部门认真审查,让被害人及时获得了20万元人民币的救助款。
  这段办案经历,让陈禹橦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检察官肩上的司法责任:“不论案件大小,都可能影响当事人的一生及其家庭,虽然基层案件刑期不高,但刑期不高不意味着案情就简单,或者对当事人影响就小。就像去医院时,就算只是普通感冒,也会希望得到医生的谨慎对待。”她要求自己必须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办理手中的案件,以工匠精神和对当事人负责的态度,谨慎用好手中的权力,“只有通过一个个案件,老百姓才能建立起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对法律的信心和对法治的信仰。”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