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是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我能够感受到
他们对我们的依赖和信任”
“对于我受理的每一件法律援助案件
我都要高质、高效完成”
……
作为法律援助工作者
她始终将对老年人维权事业的热忱
融入每一次接待、每一个案件的办理中
以法律援助守护“夕阳红”
用实际行动诠释敬老、爱老、助老榜样
让法治之光温暖每一个受援人
她就是
陈百珍,中共党员,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科科长、公职律师,是一位扎根一线、服务群众近20年的司法行政人。从事法律援助工作以来,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累计接待法律援助咨询近千人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18次,受理、审核、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634件,先后荣获市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度北京市“孝顺榜样”等称号。
陈百珍从事法律援助工作13年以来,近三成受援者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她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倾听他们对案件的看法和内心感受,释法说理、讲清政策规定,同时为老年人提供内心安抚、情绪疏导等必要的心理支持,还为出行不便的老人提供“一站式”上门法律服务。她为老年人提供的优质服务,体现了法律援助的独特力量,唤起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老、爱老、助老的理念。
耐心疏导 为高龄老人解心结
生活中,陈百珍是个孝顺的女儿。工作中,鉴于法律援助工作的特殊性,绝大部分服务对象是老年人,她始终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用心用情服务每一位寻求法律援助的老人,主动当起“好闺女”,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便捷、专业、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2022年4月初,一位95岁高龄独居老人因退休待遇问题写信给北京市司法局,诉说自己从某研究院退休后,退休待遇与其职级不匹配,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老人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又因为退休待遇问题留下了心结,非常无助。接到来信后,市司法局领导当天即批转给市法律援助中心办理。当时正值北京新冠疫情多点散发阶段,一边是严峻复杂的疫情态势,一边是急需法律帮助的高龄老人,陈百珍主动请缨,联系老人所在社区居委会详细了解疫情情况,做好防护措施,专程为老人提供了上门法律服务。
在老人家里,陈百珍仔细查看其提供的证据材料,发现老人对退休有关的政策文件存在错误理解。于是陈百珍边与老人聊家常,边举例子,把书面规定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数小时的释法明理工作逐步转变了老人的态度,帮她正确理解了法律条文和政策规定。临走时,老人拉着陈百珍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市司法局及时回应群众法律需求令老人十分感动,这次法律服务也让她彻底解开了心结,心情舒畅。
送法上门 维护孤寡老人合法权益
孤寡老人是老年人中更为弱势的群体,也是法律援助工作重点关心帮扶的对象。对于涉及孤寡老人的案件,陈百珍积极带领全科室人员,从受理申请,到案件指派、办理,整个过程全程跟踪,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2021年9月底,昌平区的一位老人因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经由居委会联系到市法律援助中心。老人74岁,老伴于多年前去世,无儿无女。两年前老人乘坐某路公交车时,车辆与车外人员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其在车上摔伤。受伤后老人生活无法自理,只能依靠老家亲戚和小区物业职工帮忙。因双方就损失赔偿数额始终无法达成一致,2020年老人将对方起诉至法院。
接到居委会的求助电话,陈百珍当即了解老人及案件的详细情况,通过社区工作人员获得与案件有关的法律文书,与老人取得联系并初步审核其法律援助申请。陈百珍利用国庆假期休息时间研究案情并准备好法律援助材料。2021年10月8日,陈百珍来到老人家中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办理法律援助受理审批手续、签署委托协议、代写法律文书,完成审核、受理、指派、办理“一站式”上门法律服务,老人第一时间获得了专业法律帮助。目前,案件经过了一审、二审,老人依法获得了赔偿。
开辟绿色通道 为烈士母亲免费代理诉讼
陈百珍认真对待每一起法律援助案件,注重关爱优待烈士家属,切实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做好“应援尽援”,在办案中向社会传播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
今年4月初,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当事人是家住北京市怀柔区年过七旬的王老太,她的儿子于2003年在社区治安巡逻大队执行任务时被捅伤,后因失血过多牺牲,但凶手却逃之夭夭。王老太的儿子因保卫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牺牲,后被民政部门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时隔20年,犯罪嫌疑人终于被抓捕归案,法院表示被害人的近亲属可以主张民事赔偿。但王老太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根本无力依靠个人力量打官司。市法援中心接到案件后高度重视,立即为受援人开辟“绿色通道”,免予审查经济困难,提供法律援助上门服务。
4月26日,陈百珍和法援律师一同驱车往返200余公里来到王老太的家中,为她提供免费诉讼代理服务,当场签订了委托代理协议及授权委托书,并与老人面对面沟通,详细了解案件情况,重点就案件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赔偿等事项提供法律咨询和程序指引。
陈百珍说,“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这是我们工作的初心,为英雄伸张正义是我们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