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3年专题 > “双十一”来了 防范网购陷阱 > 防骗指南

延庆警方为您整理的“双十一”防诈骗指南,速看!

本站发表时间:[2023-11-08] 来源:延庆警方微信公众号 作者: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
  网购大狂欢又开始了
  优惠券领了吗?
  定金尾款交清了吗?
  您在摩拳擦掌,
  而骗子在虎视眈眈,
  以下是延庆警方为您整理的防骗小妙招,
  请大家收好,
  让您轻松购物买买买!
  01
  虚假电商物流客服诈骗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你的购物信息,然后冒充购物网站的客服,以您的货品丢失、产品质量问题或交易失败等理由,主动提出退款,进而诱导你在虚假的网页上填写自己的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你银行卡内的钱转走。有些不法分子为了诱导消费者获得多倍赔款,告诉其需垫付同等资金才可以完成理赔,消费者在骗子一步步的引导下 ,最终将钱转入指定账户。
  警方提示:付款码、验证码、银行卡密码是极其重要的个人信息,绝不能随意在网络上填写。正规的网购退款完全可以从交易平台返款到原支付渠道,不需要跳开平台去进行操作,并且正规网络商家办理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所以当接到自称是客服的电话,不要盲目轻信,一定要去官方平台进行查询,或者联系卖家进行核实。
  02
  中奖免单诈骗
  为吸引消费者,各大电商平台往往会在双十一期间举行各种抽奖活动,骗子们往往会利用这个机会,给消费者发送中奖短信,诱骗其登录钓鱼网站,并要求其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账号密码,借此实施诈骗。或者当你根据短信内容求证中奖信息时,对方却要求先缴纳“公证费”“手续费”或“保证金”,待你多次汇款转账后骗子就会将你拉黑,虽然中奖免单诈骗是老套路,但是骗子就是利用人们爱贪小便宜心理,老骗局翻新后,继续诈骗。
  警方提示:双十一期间,各种抽奖、免单活动较多,消费者收到这类信息后一定要仔细甄别,详细了解活动规则,向官方客服联系求证。遇到“账户异常”“缴纳保证金”等情况务必谨慎,不轻易汇款、转账。
  03
  刷单返现诈骗
  双十一期间,不法分子冒充电商,以在双十一期间提高店铺销量、信誉度、好评度为由,通过短视频平台、招聘平台、短信网页广告、qq、微信等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刷第一单时骗子会以小额返利,让你先尝到甜头,等交易数额变大后,骗子会以任务未完成、操作不规范、系统卡单等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诱导你继续刷联单、刷大单,当你意识到被骗的时候,骗子早已将你拉黑。
  警方提示:寻找兼职要通过正规渠道,不要相信“高报酬”“高佣金”的兼职信息,更不要抱侥幸心理相信骗子的退款承诺,以免遭遇连环骗局。网络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凡是要求提前交纳保证金或定金的工作,都是诈骗。
  04
  虚假红包诈骗
  各大电商平台会以派发红包的方式为促销活动预热,有不法分子借机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平台诱骗大家点击,当你点开红包后随即跳转到其他页面,并显示要提供手机号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才可以领取福利,当你填完信息提交后,却发现福利并没有到账。这是骗子瞄准“双11”各大电商企业大发红包的做法,制作山寨网页,借此收集大量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慎点红包领取链接,尤其是页面跳转到其他网页需要输入个人信息才可以领到福利时,一定要立即关闭。大家要谨记: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或二维码,不点击、不扫描,以免遭遇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
  05
  预售商品诈骗
  骗子会在微信群、朋友圈或网购平台发布“预购” “限时购”等信息吸引消费者,然后要求添加好友,私下转款,但是往往只收钱不发货,有些不法分子还会编造收取定金优先发货、货物被扣要交罚款等理由,一步步诱导你转账汇款,随后拉黑。在双十一期间,消费者会收到大量的促销信息,有可能包含诈骗分子发送的带有链接的虚假促销信息,该链接包含木马病毒,正常人一般无法分辨,一旦点击有可能造成身份信息泄露、手机被劫持控制等严重后果。
  警方提示:收到优惠短信后一定要去官网核实,切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网购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交易平台,不要私下交易,对于异常低价的商品要提高警惕,同时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为自己创造安全的上网环境。请您理性消费的同时,也要谨防上当受骗。
  除此之外
  “双十一”期间还要警惕以下套路
  ↓↓↓
  钓鱼网站类诈骗:在“双11”的抢购高峰时段,因为操作人数多,难免会出现网页打开慢、网银交易迟钝的情况,不法分子会趁机以支付系统出现问题为由,骗买家登录某钓鱼网站,利用激活订单或者退款等理由,骗取受害人打款。
  朋友圈类诈骗:朋友圈里的“微商”也会趁着“双11”搞活动,但由于缺少第三方监管平台,不法分子会在朋友圈发布虚假的低价购物信息,骗取消费者汇款购买。
  二维码诈骗:骗子利用“扫一扫”实施诈骗也是骗子们的常用手段。骗子冒充卖家,向买家提供一个二维码。其中,有的是直接通过二维码付款,骗取受害人付款;有的是一个木马病毒的下载地址,下载后会悄无声息地盗取买家的个人信息。
  警方提示
  如何有效防范此类骗局:
  1、网购时要选择正规的电商平台,一切交易要在平台上进行,绕开平台私下交易风险极大。同时,对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应注意提防和甄别,小心低价诱惑的陷阱。
  2、接到与网购相关的“客服”电话,请务必与官方平台核实,切勿轻信。
  3、验证码、银行卡余额、银行卡密码等是与金钱有关的个人信息,切勿提供给任何人,特别是所谓的“客服人员”,更不要按照对方指示向指定账户转账。
  4、“免费领”的背后都是“陷阱”,对于来历不明的快递包裹、二维码或链接,切勿随意扫描或点击,以免泄露个人信息,遭受经济损失。
  5、当有礼品需兑换时,请保持冷静通过官方途径核实真伪。切记,凡是兑换过程中需要付费的,一定是诈骗!
  6、对于来路不明的快递,要登录官方网站查看物流信息和快递员信息,电话联系快递员,要坚持验证快递员身份和包裹内物品。
  永远不要高估了自己的防诈骗能力,
  也永远不要低估了骗子的骗术。
  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
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的钱袋子!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