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北京6.7万余考生走进105个考点,以笔为剑,披荆斩棘,向梦想的方向出发。
今年技术手段升级,高考的公平性有了更好的保障。高考自主命题走过20年,北京卷命题已日趋成熟自成特色。
高考首日迎降雨
考点校很贴心
今早,一场小雨拂去了夏日的闷热,也为考生带来诸多不便。为此,考点校做好了充足准备。7时20分左右,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考点,考生陆续到达。
南门外设有家长休息区,伞棚陆续撑起,一旁还放置了小板凳。考生可随到随进,在门口刷脸验证身份后,通过红色雨廊直通候考区及考场。学校还准备了100多把备用雨伞,为忘带雨具的考生提供帮助。
6月7日,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考点。
在全市105个考点,考生有序进场。
6月7日,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考点。本报记者 程功摄
6月7日,北京十八中考点。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6月7日,地大附中考点。本报记者 王海欣摄
考场新增智能巡查系统
智能安检门有所升级
今年,本市采取多种手段防范手机作弊,严厉打击高科技考试作弊行为。同时,严格命题、制卷、运送、保管、分发、施考、回收、评卷等重点环节,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
6月7日6时许,随着最后一辆试卷押运车辆驶离海淀区教育招生和考试中心,海淀区28个考点的高考试卷全部领取完毕。本报记者 甘南摄
6日,各考点门口的智能安检门陆续立了起来——去年,本市高考首次增加了进入考点时的安检环节,考生不得将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电子设备带入考点。在此基础上,今年考点的智能安检门功能又有所升级。比如,东城区14个考点的安检门可实现对手机屏蔽袋、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手环)、陶瓷耳机及脚部违规物品的检出。
今年,各考点均设置了考场智能巡查系统。这双考场之外的“火眼金睛”将成为监考老师的好帮手:扭头、弯腰捡东西等可疑动作都会被视频系统捕捉,并识别报警。
自主命题20年
凸显北京特色
2004年,本市高考首次实现全科目自主命题,“北京卷”至今已经走过了20年历程。今年,本市继续实行自主命题,可以预料的是,创新的情景设置、没有唯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考查方式……这些北京卷的“代言人”将继续与今年的考生在试卷上相遇。
北京教育考试院命题工作负责人表示,北京命题多年来坚持着一个传统,命题老师会对每一道考题从特殊的维度进行审视,即命题会对教学产生什么影响、有什么带动作用。
这些“审视”也收到了成效。有些新题型在北京实验成功,被全国卷和其他省市吸收使用;有的命题理念被课标吸收,高考试题被改编成教材习题。考法“活”了,教师们教学的方向也随之变了。在中小学里,命题改革与课程改革已形成合力,共同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助力。
“北京高考题自主命题以来,一路开拓创新,提出‘考试也是学习’‘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人做事’的命题理念。北京试题既坚持科学严谨、理性审慎、尊重规律的共性,也保持开放、求实、创新的个性,紧跟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发挥考试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育人的功能。”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石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