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北京中轴线鸟瞰图(图源: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
“北京中轴线”遗产区面积589公顷、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15个遗产构成要素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
中轴线申遗保护不仅是文化和旅游、文物等部门的责任,也有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努力。从与文物保护单位共同保护古建筑和文物安全,到节假日、旅游旺季维护景区治安秩序。从历史建筑修缮周边街区整修期间保障平安,到串胡同、走商户与辖区老百姓亲如一家,北京市公安机关民警做了大量辛苦细致的工作。
2023年4月至12月,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组织了“平安·北京中轴线”大型系列融媒体报道。在中轴线上的这个四季,我们定格了很多温暖美好的画面,也记录了很多可亲可敬的民警。民警和中轴线的平安故事也成为了这条壮美轴线历史进程上的重要一环。
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时刻,让我们翻开那次系列融媒体采访的图片库,回到清明细雨的钟鼓楼 回到到寒天飞雪的永定门,看看我们摄影记者镜头下的这条壮美轴线和四季守护中轴线的民警……
钟鼓楼 “暮鼓晨钟”下的繁华,与你有关
● 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 明清时期,承担着城市计时与报时功能
放学的孩子与民警在鼓楼红墙下相遇。
2023年4月7日,民警在钟楼下执勤。
2023年4月9日,民警在鼓楼东大街为游客指路。
万宁桥 一桥横亘七百春秋
● 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年)建● 承担着南北交通的重要功能● 其位置及功能历经7个世纪始终未变
2023年5月11日,民警在万宁桥巡逻。
景 山 望盛世繁华 护百姓安宁
● 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在此处人工营造了景山山体● 景山整体建筑顺应山势并以中轴线居中对称布局形成了严谨的景观秩序从景山公园万春亭北眺中轴线。
民警向参观学生宣讲中轴线建筑知识。
民警在景山公园搀扶行动不便的游客。
故 宫 壮美紫禁城 遇见最美“警”
●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步建成● 1924年,清皇室搬出故宫●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并对公众开放
故宫派出所民警在故宫中轴线上执勤。
故宫派出所民警在故宫神武门为游客服务。
天安门 倾听祖国心脏的跳动
●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始建● 是明清两代皇城正门也是明清时期颁布诏令及现代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场所● 见证了两千余年王朝统治的终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民警在天安门城楼上执勤。
民警守护国旗降旗仪式。
正阳门 护前门“龙睛池” 看百年“烟火气”
●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始建● 是明清时期北京内城正南门● 是兼具防御和城市管理功能城门建筑群
前门大街派出所民警在中轴线上执勤。
前门大街派出所民警为游客指路。
天 坛 祈盛世之愿 守百姓安居
●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建● 与先农坛以北京中轴线呈东西对称布局● 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皇家祭天建筑群
民警在天坛巡逻。
先农坛 守好“一亩三分地”
●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建● 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皇家祭祀农神之所
天桥派出所民警在先农坛太岁殿巡逻,与游客交流。
天桥派出所民警在先农坛门外站护学岗。
漫长岁月里北京中轴线见证了王朝更迭、城市发展也见证了公安民警的默默守护,中轴线就在那里,我们的民警也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