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5年专题 > 2024年度“北京榜样·最美法官” > 最美法官

马钢锤:放心您的案子正常办

本站发表时间:[2025-02-08] 来源:京法网事 作者:
  风雨来袭,在被洪水围困的近70小时里,马钢锤带领法庭干警筑起一座冲不垮的“堤坝”。抢救卷宗是他的职业本能,逆行向险是他的使命担当。冲得出去、顶得上来,他用专业精神、司法智慧为重建百姓家园添砖加瓦,用精准到位的法律关怀温暖了门头沟区受灾群众。
  他是扎根基层的“贴心人”
  “法律不是冰冷的,司法是有温度的。化解矛盾不仅要拼专业,更要花心思。”
  马钢锤先后在斋堂法庭、王平村法庭两个山区派出法庭工作,为了方便群众参加诉讼,他带领干警们走出法庭,到群众身边巡回立案、巡回调解、巡回审判,让山区群众能同等地享受到司法资源,让司法服务遍布辖区每个角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王平村法庭设立了党群司法服务站,这也是群众家门口的“服务站”。在“群众点单、党群司法服务站接单、党员办单”的工作模式中,马钢锤始终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针对村民反映的因村委会未足额支付工程款造成村民无法入住险村改造新房的群体性纠纷,马钢锤经过实地调查、走访调研,察觉到纠纷背后的深层次矛盾。
  “这个情况如果通过诉讼处理,原被告责任是厘清了,可是百余户村民却可能长时间住不进自己的房子。”马钢锤说道。为此,马钢锤通过党群司法服务站“接单”,主动联系镇党委一同与村委会、建筑公司开展调解工作,经过各方多次的沟通协调,建筑公司与村委会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村民如愿搬进了期盼已久的新房,村内经济活动也逐渐恢复正常。
  在派出法庭任员额法官期间,马钢锤审理的案件中近80%以调解方式结案,化解了一批积怨多年的矛盾纠纷,有效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保障了群众的合法利益。
  他是迎战风雨的“顶梁柱”

  “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哪怕是最危险的一线,我也要去。”
  2023年7月29日,北京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防汛指挥部启动防汛一级响应。马钢锤心头一紧,撇下预产期不足一个月的妻子,义无反顾地冒雨上山。
  7月31日上午,降水量持续增加。他深知,卷宗和证据是诉讼的核心材料,灭失后,很多法律关系将难以恢复,进入不可逆的轨道。面对不断上涨的水位,面对断路、断水、断电、断网的严峻情况,马钢锤当机立断,本着人员、卷宗双安全原则,和时间较量,与洪水赛跑,带领全体干警连夜奋战。一次次蹚水,一次次折返,在气喘吁吁和汗如雨下中,全庭四百余份卷宗及证据材料终于被“抢”到了法庭最高处。
  8月3日上午,因道路坍塌,马钢锤带领法庭干警们徒步向王平镇党委报到。在王平镇党委的部署下,他迅速撸起袖子,搬运救灾物资,一天就是几千箱;他冒着危险下到村庄,一起做救援转移安置工作,确保村民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他带领着法庭干警们像一面红色旗帜,高高飘扬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
  他是灾后恢复重建的“排头兵”
  “我们不打烊。”“您的案子我们正常办。”“路不好走,我们线上开庭。”“您在救灾一线,我们给您适当延期……”
  洪水过后,百废待兴。马钢锤又马上投入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展现司法的担当作为。
  克服困难,尽快恢复正常诉讼秩序。王平村法庭的设施设备被洪水淹没造成无法使用,但是老百姓的司法需求怎么满足?马钢锤将法庭干警兵分两路,一路跟着他支援一线抢险救灾,一路在院内尽快恢复正常诉讼秩序。他带着干警按照不同情况仔细整理好所有卷宗,安全运送到法院,指挥干警挨个给当事人打电话,打消了老百姓什么时候才能正常开庭的疑虑和担忧,也解决了部分受灾群众的急难愁盼。
  向前一步,化纠纷于矛盾萌芽。马钢锤带领法庭党支部第一时间响应区委号召,与辖区镇街对接,了解司法需求,围绕涉灾问题针对性提供矛盾化解、法治宣传、风险提示等服务。在走访大台街道时,了解到四名老人拒绝搬迁转移困扰着街道工作人员时,他主动揽下“难题”,带着法庭同志通过多方努力找到老人们居住在城区的子女,一一上门走访、释法说理,促使子女主动将老人接下山进行赡养,确保搬迁转移工作正常推进,及时保障了灾后社会民生、传递了司法温度。面对王平镇党委提出的希望法院靠前介入西石古岩村燃气管道修建相关纠纷化解的司法需求,他立即响应,走到现场,在了解到部分村民认为修建管道会使山石松动、地基不稳而坚决反对施工后,他利用专业优势向反对群众阐述法律规定,积极反复组织调解,最终反对群众意见,同意不阻碍施工,以实际行动促进灾后基础民生设施建设的顺利推进。
  发挥优势,提供精准法律指引。在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中,马钢锤紧扣群众所盼,充分运用法律智慧,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他带着干警深入受灾基层一线,通过实地走访、共建座谈、电话沟通、微信联络等途径开展对接共建,征集意见建议。“家里的东西都被洪水冲走了,损失由谁赔偿?”“车被洪水泡了无法启动,该怎么理赔?”“我捡到了一沓现金,能作为我受灾的补偿吗?”……就群众关心关切的涉灾损失救济问题,他第一时间反馈党组,联合区司法局、区检察院制定了《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法律指引》(民事篇、商事篇),全面梳理洪涝灾害常见的法律问题与解答,制发门头沟各镇街党委政府,为群众灾后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法治参考,切实将涉灾矛盾纠纷吸附在基层、化解在诉前。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