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5年专题 > “双十一”安心购 防诈指南为你护航 > 守好钱袋子

“双十一”安心购,请收好这份【避坑指南】

本站发表时间:[2025-11-13] 来源:北京市检二分院 作者:
  “双十一”网购盛宴再度开启,各路商家促销正酣,广大消费者购物热情高涨。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伺机而动,精心编织各类骗局,“退款赔偿”“虚假预售”“假冒客服”……市检二分院为您送上一份“防诈指南”,助您练就“火眼金睛”,安心畅享购物乐趣。
  虚假预售骗局

  双十一预售如火如荼,不法分子就利用这个机会,以极大优惠力度的“预售”为诱饵,向消费者发送植入了木马病毒、钓鱼程序的链接,一旦点击极有可能泄露身份信息或导致资金被盗。此外,不法分子还可能会以“收取定金,优先发货”为由添加微信,但往往只收钱不发货,随后立即拉黑。
  检察官提醒
  收到预购短信链接要去官方平台核实,切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网购要选择官方平台,避免私下交易,守护好我们的钱袋子。
  信用卡提额骗局
  双十一期间,商品价格优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增强,一些消费者因资金不足希望提升信用卡额度。不法分子也正是抓住了这一需求,冒充银行金融APP等平台发送含有陌生链接的短信,称现在有活动可以免费提升信用卡额度,且利息超低,实则为钓鱼链接。
  检察官提醒
  切勿相信网络上关于提高信用卡额度的信息,不要点击陌生链接,一定要和银行联系核实。办理信用卡提额一定要通过银行官方APP、官方网站或线下营业厅办理,不要轻信陌生人的“内部渠道”。
  假冒客服退款理赔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窃取、收购消费者购物信息,然后冒充商家客服,以货品丢失、产品损坏为由,主动提出退款,引导消费者添加客服联系方式或下载理赔APP,并要求填写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从而盗取消费者银行卡内的资金。
  检察官提醒
  银行卡号和密码、验证码是重要的个人信息,千万不能在网络上随意填写,一定要联系官方平台或卖家进行核实。正规网购退款都是从交易平台按照支付渠道原路返回,请勿在别的平台操作。
  抽奖骗局
  不法分子获取消费者订单信息后,向消费者发送含有链接的短信,称某笔订单被商家活动幸运抽中,获得抽奖机会,需要进入链接才能确定所获奖品,如果不需要奖品还可以折现。消费者点击后,则被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并且先交一笔保证金,后续却没有奖品兑换。
  检察官提醒
  收到此类消息切勿点击链接,一定要向官方客服求证,详细了解活动规则。遇到缴纳保证金等情况务必谨慎,不要轻易汇款、转账,正规交易平台抽奖活动不会要求事先缴纳保证金。
  快递骗局
  不法分子盗取个人信息后,向消费者寄送快递,由于双十一期间购物较多,消费者有时难以分辨是否为自己购买的商品。拆开之后,里面只放了一张写有“0元领好礼”字样的卡片,并附带二维码。消费者可能会误以为是某个商家的福利,扫描二维码之后,即被要求填写个人信息,从而造成信息泄露或被植入木马病毒。
  检察官提醒
  收到陌生快递时,要核验包裹是否为本人购买,并向商家核实是否有福利活动,切勿扫描不明包裹的二维码。
  虚假平台骗局

  诈骗分子会制作一个虚假的购物网站,以低价商品吸引消费者,只要消费者在这类网站上购物,就可能会被盗取钱财。
  检察官提醒
  消费者一定要识别正规的购物网站,查验网站资质,一旦发现相关情况立马变更信息密码,留存好证据后报警。
  红包、优惠券骗局
  双十一活动中,各电商平台会派发红包、优惠券为促销活动预热。不法分子则趁机在社交平台派发虚假双十一红包、优惠券,诱骗消费者点击,当消费者点击之后就会跳转到别的页面,并要求填写个人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信息领取,以此来盗取个人信息、传播木马病毒,甚至盗取银行卡内的资金。
  检察官提醒
  谨慎点击红包、优惠券链接,陌生人发来的链接和二维码千万不要进行任何操作。如果不小心点击,也不要填写个人信息,应立即关闭手机网络,并立即修改网银、支付宝的账户密码,然后通过安全软件查杀木马病毒。
  面对花样翻新的诈骗套路,市检二分院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是前提,安全防范记心间。唯有时刻保持警惕,筑牢安全防线,才能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