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7年专题 > 北京法院少年法庭30年 > 工作创新

通州法院:法制宣传教育“三部曲”

本站发表时间:[2017-10-16] 来源:京法少审微信公众号 作者:

创建良好的法制宣传教育模式可以有效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和防止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的发生。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通州法院刑二庭(专门从事未成年审判工作的庭室)总结出“涉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三部曲”,即通过“一个微信订阅号、诉讼引导三封信、六套法制系列教材”,形成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长效工作机制。

运行“运河启航”微信订阅号,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

一是通过定期公布审理中的涉少典型案例,为辖区各个学校师生和家长敲响警钟,引导其注意防范身边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通过报道通州法院及刑二庭相关普法教育活动内容,以更加快捷的方式将最新的“涉少”时讯传递给老师及家长,通过法官提示和引导,促使其改进教育方式方法,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三是使该订阅号成为联系各单位、学校及社会机构的纽带和桥梁,实现司法保护与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的顺畅对接,共同护育少年健康成长。

“运河启航”微信订阅号具体包括:通报审结的各类未成年人刑事、民事案件,围绕典型案例或热点事件进行法律分析和法官提示,发布未成年案件普法讲座资料,发布或转载与家庭、亲情有关的诗歌、散文等文章,报道通州法院及刑二庭相关普法教育活动内容,介绍少年审判工作动态,发布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等内容。

发布诉讼引导“三封信”,围绕诉前、诉中、判后三阶段开展教育活动

诉讼教育引导不是单一的诉中环节,而是贯穿于未成年人案件审理的始终,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角度出发,通过真切、平实的语言,以一名法官的口吻向各个诉讼阶段的家长作出提示,说出孩子的心声。

首篇《致陷入婚姻困境的父母》,向来院提起离婚诉讼的当事人提供,让双方慎重考虑离婚,尽可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据立案庭反馈的数据显示,一年内至少有10例离婚案件当事人在收到该篇引导信后主动撤回了起诉。中篇《爱心提示》,向诉讼中双方提供,以涉罪未成年人案例为警示,促成父母走以孩子为中心的协商解决途径;诉中引导在促成家事案件的调解、撤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尾篇《法官寄语》则是针对判决后的当事人,通过理性的劝说,使双方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上。

诉讼教育引导的内容至情至理,针对性强,让当事人能够用更加积极的心态、理智的行动去面对诉讼中的各种问题,有利于实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最大化,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编纂六套法制系列教材,实现法制宣传教育的延续性和专业化

该院结合少年审判工作实际,编纂、推送了六套法制系列教材,分别是:

1、学校法制校本教材。该院梳理审判工作中的典型案例,结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分别为通州四中、漷县中学、通州二中、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编纂了法制校本教材。学校还专门增设了法制校本课教程。

2、书籍《漫话法律》。该书籍系组织专人编写、设计,全篇为漫画故事。该院通过分析涉少刑事、民事案件的特点,从审判实践中选取真实典型的案例,以中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漫画形式,将这些真实的案例故事展现出来,便于中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汲取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安全意识。

3、《少年英雄》教育读本集。该读本系针对未成年犯编纂,每年一册,已发行四册。由法官利用送达、开庭等时机向未成年被告人发放并讲解,围绕重要节点开展教育,学习先进有为少年的奋斗精神。

4、书籍《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该读本系该院与通州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合作出版,选取15个最新典型案例配上图画、法律解析、法官提示,在开展“送法进校园”等法制教育活动后积极向辖区学校推送,促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5、电子期刊《悦读法律》。该电子期刊每半年编纂一期,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等自媒体平台,采用“无纸化”的环保方式,向辖区中小学推送。发送给辖区学校后,由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学习,法制教育效果显著。

6、庭室刊物《运河启航》。该刊物每月一期,具体栏目有新闻速递、案件播报、法制共建、关护帮教等,对该院各项审判延伸工作予以汇总并定期向辖区相关单位推送,以交流工作经验、互通有无,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合力。


[供稿单位:京法少审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