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7年专题 > 2017清明节专题 > 绿色生态殡葬

网上寄相思 祭奠更文明

本站发表时间:[2017-03-29] 来源:北京社区报 作者:

进入网站,登录进自己的纪念馆,找到亲人的“房间”,点上蜡烛、送上鲜花、摆上贡品、播放音乐,然后把想说的话写下来放在文本库内……每个月,马茹都会到这个网上家园祭奠自己的母亲,“就好像她还没走,面对面聊天一样。”她说。

几年前,马茹和姐姐带着母亲自驾游途中发生意外,母亲不幸离开,这件事对姐俩儿打击特别大。由于老家在湖南,母亲的骨灰被送回家乡,每年清明她们都从北京赶回湖南去给母亲扫墓。马茹是家里年龄最小的孩子,母亲生前也最疼爱她,突至的意外让她久久不能释怀。一个偶然机会,她得知有网站推出了网上祭奠,于是,她第一次点进去,发现原来有很多人都选择了这种方式。“在那里,除了追忆和祭奠,更多的是寄托自己无处安放的情感,除了逢年过节,我每个月都会去看看,也会给素不相识的人点支蜡烛、送朵花。”马茹说。在她的操作下,一个网络祭奠平台出现在记者眼前,有的“房间”被设置为私密,只有自己的亲朋能看到;有的是公开状态,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到其内容,包括文字、照片和音像资料。从留言上可以看出,祭奠的人遍布国内甚至世界各地。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但是寄托哀思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得焚烧纸钱、献上贡品才叫祭奠。”马茹说。除去第一次送母亲骨灰回老家,这些年来,所有的祭奠节日她们都没有再烧过纸钱。清明回老家时,就买束鲜花;平时,就到网络平台上母亲的专属“房间”去纪念,马茹感觉这样挺好,既环保又方便,还不影响他人。

除了一些专门的祭奠平台,本市的一些公墓还提供了网上祭奠服务。在天寿陵园的官网平台上,就有一项叫“网上祭祀”,里面涵盖了在线祭扫、影音寄存、家谱制作、历史相册、纪念文选、留言等栏目。首页有故去人物的照片和生卒年月,点进去后是生平及相关介绍,网友可以在下面进行留言。

看多了点蜡烛、送鲜花的网上祭奠,您见过可以提供一日三餐、四季服饰的祭奠内容吗?为了满足逝者亲人的多元化需求,一些陵园还推出了种类更多、针对性更强的服务,八达岭陵园就是其中之一。进入陵园主页后,可以看到“网上纪念馆”栏目,除了常规的献花、上香,还提供有一日三餐、四季服饰、居室冷暖、健康关爱等项目,家属还可以看到亲人墓碑实景、储存亲人照片、写下文字记录,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祭奠、文明生态祭奠。

对于使用网络不方便的人来说,“时空信箱”满足了他们追忆亲人的需求,八宝山人民公墓推出的这个项目很受市民追捧。进入三月中下旬,扫墓的人数逐渐增多,很多前来祭祀的家属看到“时空信箱”后,都会把悼念的文字写在卡片上投入信箱中,带去自己对亲人的思念。

虽然有诸多好处,但是受限于人们的传统观念,“互联网+”的祭奠方式还是受到很大的制约。采访中,多数市民表示,如果不是太远回不去或者自身行动受限,还是觉得到亲人的墓碑前看看才是真正的祭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态殡葬的推广,这个理念会逐步得到改观,不论是实地祭扫还是网络祭奠,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才是最重要的。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丁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