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9年专题 > 北京两会专题 > 代表看“法”

张志铭代表:道路养护工作应精确到每个点位

本站发表时间:[2019-01-18]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如果前期城市道路建设质量不高,后期道路养护不精细,小问题不重视,或者小问题大修理,就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巨大浪费。”在通州代表团中,北京明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铭提出了关于提升北京城市道路质量的建议。

张志铭带来了他的团队去年12月中旬针对北京市城区道路情况拍摄的十张实景照片,“从中可以看出,朝阳区湖光中街、甜水园街棕榈泉附近、望花路、望和桥辅路存在路面补丁,影响美观;丰台区金桥东街存在路面补丁、井盖周围塌陷、颠簸不平等现象,影响安全和美观;还有的道路存在路面拉链现象,影响舒适度……”张志铭分析原因,称如果城市道路规划缺乏前瞻性,道路建设与城市发展速度不匹配甚至脱节,会因市政升级改造而产生道路开挖再铺设的现象。他介绍,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规定,“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时的设计年限按道路等级分为三种:快速路、主干路为20年;次干路为15年;支路为10至15年”。如果城市道路在设计年限内出现质量问题,使道路过早出现老朽和损耗,说明道路建设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在原材料、技术、人员等环节出现了纰漏。

张志铭建议,城市道路修建工作要根据气候特点、交通荷载量、旧路面的性能,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慎重做出决策。对于不同的路面状况,采取不同的补强或改建方案,譬如:保养、小修、中修、大修、改建等措施。同时,就要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对工程材料严格筛选,选用优质的路面材料,对工程质量随时进行抽检和抽查,将道路养护工作精确到每一个路段、每一条车道、每一个点位。他还建议,利用网络平台,对城市道路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市民也可以加入到监督的队伍中来,随手拍下道路破损的情况,再向专门的网站反映。本报记者 殷呈悦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