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老有所为

浙江宁波“六个融入”创新老干部工作

本站发表时间:[2018-09-13] 来源:中国老年报 作者:俞小勋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老干部工作部门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坚持融入大党建、大社会、大格局、大需求、大数据、大组工,以党建工作引领正能量活动开展,以正能量活动成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并以智慧老干部项目助推党建工作和正能量活动。

  坚持融入大党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在市、县(市区)两级建立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完善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体系,破解过去老干部工作部门“想管又管不了”、相关部门“谁都管又管不好”的矛盾;在城区社区普遍建立“银辉”志愿服务大队和“银辉”党支部,实现“银辉”党建与“银辉”志愿服务活动相互融合;探索推广积分制管理模式和党建工作联络员制度,推进“一支部一亮点”特色党建工作,建设一批“银辉”党支部,完善老干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思路。

  坚持融入大社会,老干部服务管理从精细服务向精准服务转变。建立完善家庭、单位、村(社区)、社会和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相结合的离退休干部养老服务体系。注意发挥家庭在养老中的基础性作用,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切实履行应尽责任和义务。原单位继续做好关心关爱、服务管理等工作。镇乡(街道)、村(社区)把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纳入服务范围。同时,综合利用政府公共服务、政府购买服务、社会优待服务、志愿服务和市场化服务,更好地满足离退休干部养老服务需求。

  坚持融入大格局,老干部志愿服务工作从活动品牌向文化品牌转变。以“银辉”志愿者联合会为枢纽,以主题系列活动为主线,精心打造“甬耀银辉”志愿服务品牌。与文明办、共青团等部门共同探讨老干部志愿服务的特殊规律,总结提炼老干部志愿服务精神,深入挖掘“甬耀银辉”品牌的文化内涵,将“甬耀银辉”由活动品牌提升为工作品牌,并最终成为文化品牌。同时,健全一系列经费保障、队伍建设等长效机制,固化“甬耀银辉”志愿服务活动成果。

  坚持融入大需求,老干部活动学习阵地建设从传统封闭向创新开放转变。一方面,深化老干部活动中心转型发展,打造集党建服务中心、文化休闲中心、骨干培训中心、健康关爱中心和正能量汇聚中心于一体的“银辉之家”。另一方面,建设规范化的老年大学,形成以市和县(市区)老年大学为中心示范、以镇乡(街道)分校为重点、以基层老年学校为基础的老年教育分布格局。此外,推动老干部党校建设,使其真正成为老干部党性锻炼的阵地、学习知识的课堂、文化生活的舞台、联系老同志的桥梁和纽带。

  坚持融入大数据,老干部工作信息化从项目建设向实际应用转变。智慧老干部项目于2017年底已基本完成一期项目建设任务。该项目着力打造“1236”云系统管理模式,即打造集一个中心(全市老干部数据中心)、两个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和移动应用平台)、三大门户(市委老干部局门户网站、市老年大学门户网站、“甬耀银辉”老干部风采门户网站)、六大应用(老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及移动应用、老年大学教务管理系统、老年大学报名系统、一卡通服务系统、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于一体的智慧老干部云系统。以云系统基础数据为依托,通过精准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另外,以智能卡为媒介实现离退休干部参与党组织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实时记录,为老干部工作开展提供信息化支撑。

  坚持融入大组工,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从经验型服务型向高素质专业化转变。近年来,在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上,通过深化实施“五强一提升”,即强学习、强作风、强业务、强修养、强法纪,提升形象工程,大力培塑“为镜、为师、为亲,向学、向善、向上”的老干部工作部门精神。健全和落实教育培训、岗位锻炼等机制,坚持培养激励与管理约束相结合,对标组工干部和“双优”(优秀老干部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标准,着力打造一支老干部工作“铁军”。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