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近年来,河南省许昌市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助力新时代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以市老干部大学为平台,成立了10个临时党支部,28个临时党小组,有效实现了300余名学员党员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健全规章制度,实施党建“12345”工程。“1”是印发《许昌市老干部大学党建工作指导思想》,突出党建工作政治功能。“2”是建立工作交接机制和民主协商机制;规定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长因故不能到校学习的,需提前半年报学校党建工作办公室批准,提前3个月选出继任者;坚持小事支委会协商、大事党员大会集中商议的规定,切实增强学员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思想依托感和政治荣誉感。“3”是确保政治生活有组织、教育管理有制度、学习活动有阵地。“4”是制订完善临时党支部工作制度、支部书记委员工作职责、学员党员争做六个模范等制度规范。“5”是探索形成党员信息有登记、组织学习有笔记、开展活动有信息、学期结束有总结、先进典型有表彰的“五有”工作法。
夯实基层基础,扎实开展“项目化”党建模式。把严肃组织生活作为提升组织力、加强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的有力抓手,扎实开展党建“三大项目”,即抓队伍、抓教育、抓活动。一是抓队伍奠基石,突出“头雁”效应,选好配强10名临时党支部书记,加强教育培训,引导他们克服“临时”思想,勇于担当。二是抓教育夯基础,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老干部大学建立学习台账,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活动,创新开展课前十分钟、课后半小时、手机“微课”平台学习形式;各党组织每年集中学习12次以上,邀请专家上党课,开展党小组长送学上门活动,确保学习覆盖率达到100%。三是抓活动添动力,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参观学习、专题微党课、政治生日等活动,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打造三大平台,稳步推进“党建﹢”行动。一是依托“莲城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平台,组织老同志开展关爱河湖水系、帮扶困难群众、救助失学儿童等正能量活动。学校保健班临时党小组十年如一日,开展“送温暖、送健康”志愿活动,被誉为老干部大学“雷锋班”,邢传赢等3名同志被评为2017年度许昌市十大敬老模范人物。二是依托“老干部大学艺术团”平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专业优势,精心编排一批歌颂党的十九大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文艺节目,组织学员党员到社区、贫困村、老年公寓开展文化扶贫、十九大精神宣传等公益演出40余场次。三是依托“莲城夕阳红大讲堂”平台,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宣讲十九大精神、党史国史、国情省情市情等,讲好中国故事。今年以来,大讲堂已开办4期,受众达1000余人次。
据统计,自老干部大学临时党组织成立以来,许昌市先后有10余名老同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学校临时党组织向原单位党组织推荐,69岁的李秀云同志于2017年12月正式成为预备党员;80岁高龄的刘岫同志,成为入党积极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