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老有所为 > 夕阳风采

战火硝烟中迎国庆

本站发表时间:[2019-08-07]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薛荫棠

  战争,对于很多身处当今和平年代的人来说,显得太遥远,不过是新闻里一段短暂地画面,也像电影里的剧情,但对于步入耄耋的我来说,战争占领了我生命中所有本该灿烂的青春时光,从枪林弹雨中跋涉过来,书写了一部部厚厚的传奇,把青春献给了党、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人民翻身解放。

  1934年出生的我,幼小的心灵饱尝了旧社会的磨难、列强的欺辱,毅然抉择从戎革命,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入伍时正值1947年4月的正太战役,参加八路军时我还是个毛头小子,但坚定地革命理想信念确让我勇往直前,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我的《战地日记》清楚地记得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后,3月7日我19兵团64军192师随兵团序列由昌平县阳坊镇出发,沿平汉铁路西侧步行南下,途经门头沟后进入河北省的房山县,良乡县,途径满城、唐县、行唐、平山、井陘,到达冀晋交界的娘子关、入关后进入山西省平定县 、跨越昔阳、和顺、榆次、徐沟、于4月12日到达太原市西南40里的太原县城宿营。在此休整练兵等待攻取太原的作战命令,4月22日命令扫清太原市城外敌人的一切碉堡、工事火力点为总攻开劈通道,4月24日5时50分太原前线司令部发出总攻命令,我192师授命攻取水西门破城后一直打到柳巷、钟鼓楼太原的中心。4月24日11时50分太原市宣告全城解放。战后我师返回太原县城休整,4月28日移防到文水县胡家堡,次日又转移到平遥县的门世村和七洞村、在此进行太原战役后的休整,到6月12日再次出发、13日在张兰镇64军召开了全军誓师大会军长曾思玉宣布64军随兵团进军大西北,投入解放大西北的战役。当日由张兰镇出发沿同蒲铁路西侧向南开进,由介休、洪洞、至临汾、稷山、河津,6月23日由禹门口乗木船渡过黄河进入陝西省的韩城县,在韩城还没歇脚,兵团就接到了一野司令部彭总的加急电令:参加扶眉战役,加速行军,火速挺进到乾县、礼泉一线打援,阻击马步芳部队的东进,保证一野一、二兵团发起的扶眉战役不受马家军的牵制。7月10日我兵团到达指定作战地域后立即铺开,构筑工事、设置路障、埋鹿柴,防止马家军的骑兵偷袭,利用现有装具和地形为阻击打援战斗做好充分准备。7月10日至14日经过连续奋战,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我兵团毅力顽强,死死咬住不放,经过五天紧张的浴血奋战取得圆满胜利,歼敌共计43000多人,圆满的完成阻击打援任务。扶眉战役,是我华北野战军第19兵团配属第一野战军进入西北以来,参加的第一次战役,此次胜利取得极大地对所属官兵鼓舞了士气。

  7月末经陝西省的邠州、长武后19兵团进入了甘肃省,两天后进抵平凉郊区,64军在兵团炮兵团、机械化营、战车队的配合下攻打平凉,战车队把轻型坦克由十轮大卡车上卸下来(长途行军时它是由汽车运送的)在前边开路攻取平凉城破城后,俘虏大批的马家军残余官兵,我在城内还俘虏一名賀兰军的中校,交到俘虏收容队。

  平凉解放后我军继续向北挺进进入固原县境,经过麻子沟泉、白杨城一路追歼逃敌,敌128军、贺兰军向宁夏方向逃窜,当我军追到任山河一线时,正是8月1日建军節遭到敌人的阻击,敌人凭借抗日时期修建的国防工事,疯狂阻击我军前进,我师574团在作战参谋仇正鸿(我的中学同学)的指挥率领下,由中午一直激战到入夜,这一仗我师牺牲近二百人,抬下来的烈士,摆满了老乡的一个场院。当晚我们战场纠察队奉命守护这些烈士的遗体。并于次日向后勤卫生部遗交。我队随师的大部队通过任山河峡谷向北挺进,在通过峡谷时,两侧山脚下到处都有敌军死伤的官兵,有些还在号叫呻吟,还有打死的骡马、击毁的武器、装备随处可见。当晚在固原县城宿营。

  自8月2日进駐固原县城后在此休整, 8月7日后,我师继续北进到杨郎镇,突然接到敌情:县城东三十里刚新建立的区政府、武工队遭马家军残敌的洗劫,杀害干部和武工队员砍头、挖眼十分残忍,我192师派去的救援部队也遭到了伏击。命令我师立即返回固原县城,挖战壕构筑工事作应战准备。

  平息了这场爆乱后,我64军离开固原县城继续北进,9月10日开始向宁夏进军。沿途经过头营、三营、七营、杨郎城(据说这一带是当年北宋杨家将驻兵的地方)这里除几个居民点外全是一片荒原,寸草不生,生命迹象全无。再往前行就进入了宁夏,经大红沟、车马井、长山头和120里草地,于9月14日当晚到达了宁夏的中宁县打开县城后在马鸿斌公馆内宿营。我作战的间隙除了和战友们休息,但大多时间还是用来学习,如今我清楚的记得,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坚持学习,会让自己忘记了流血,心里就没那么害怕了。

  休整到9月20日,离开候家湾为了隐蔽接敌,向东绕行腾格里沙漠东部,放眼望去一片戈壁,九月的天气在毫无遮挡的阳光下背负着约30公斤的武器、装具,汗水浸透衣被,干渴难忍。队伍原地休息,没有树荫,太阳直射,无情的肆虐,在天空与沙漠间只有行军的队伍,毫无遮拦,不时远眺,心盼希望,看到不远处闪闪发光的一片以为是河、湖,喜悦奔赴,跑到近前一看是一片白色沙滩,在阳光照射下反射产生的错觉,这样的情形无疑对战士有着极大地体力消耗。突然东南方向飞起一片沙尘,一股敌军骑兵向我们队伍袭来开枪射击,我师政治部主任龚紀明立即指挥警卫连忍受着干渴还击,迫击炮轰击敌骑兵群,切成数节,逐部打击, 将其驱离,敌骑兵向东南方向逃去。直至黄昏时,艰难的走出了沙漠,到达吴中堡东南的老汉桥村,准备明日攻打吴中堡,当晚师炮兵营的山炮不停地向吴中堡轰击。

  9月21日早上步兵团开始强攻呉中堡,我们战场纠察队跟随马卫华师长前进,在他指挥下通过敌人机枪封锁的一片瓜地后进入吳中堡镇,我队直奔敌指挥所(马鸿斌公馆),,地上散乱着文件、纸张,桌上茶杯里的茶是热的、烟灰缸里的烟蒂还在冒烟,搜索一遍没有发现任何战斗人员,敌人已狼狈逃窜,只剩看门的黑衣白帽的回民中年男人。

  吴中堡解放后地方政权没来得及建立,师首长命令我们战场纠察队临时执行工作队的任务,分头接管敌地方机构,我二组奉命接管电话局、电报局。22日我率领二组六人组成军事接管小组,找到这两局局长及所属人员宣读了中央军委颁布的《約法八章》后并宣布几项规定:

  1、责令局长通知全体人员到局报到,等待接管交办手续;

  2、所有人员一律不得无故扩职,要堅守岗位各司其职;3、工作时间不得随意离岗,特殊情况必须离开的,需

  向军亊接管小组请假,批准后方可离开;

  4、由局长将全局人员花名册和设备、器材清单于12点前呈交军亊接管小组。

  9月23日我师奉命前往灵武县城去接受敌128军第256师的投降仪式。到达灵武县南门时,敌256师的卫兵与我师派出的卫兵交接了城门鈅匙和哨位,我师三名卫兵上岗,256师的卫兵撤回城里参加向我军的投降仪式,我们进入操场时,256师的官兵已列队完毕,前排排列着山炮、步兵炮、八二拍击炮、六零炮、轻、重机枪。第二排架着士兵的步马枪、马刀和军官的手枪、配剣,第三排往后是徒手站立的步兵和驭马的骑兵,等待受降,我师参谋长殷南轩、政治部主任龚紀明与对方接交后,指令该部撤到城外指定地域驻扎,受降人员听命调动。武器装备物资由我师后勤部集中入库。这是我入伍以来第一次经厉过的场面,既严肃紧张又兴奋骄傲,心揣无限自豪感。

  10月1日由灵武返回吴中堡行军途中已到下午,师司令部通信科的电台收到了天安门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行军的队伍通过传口令的方式立即前后传递开来,人们欢呼、跳跃,忘记了正在行军的疲惫与劳累。

  从京郊整装出发一路战斗,打到宁夏,这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座宏伟大厦添砖加瓦,作战的炮火是迎新中国诞生的烟火和礼花。

  回顾往事历历在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的喜庆时刻,我的政治生日与祖国同庆七十岁,作为创建新中国拼死战斗毫不犹豫、危急关头勇于担当的老兵,历尽艰难险阻、顽强与坚韧,换来了今天的繁荣富强,应举杯祝福祖国,庆幸我们的国家有许许多多不屈不挠、不为艰险、不怕牺牲的民族英雄;庆幸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带领我们走向胜利;庆幸中国人民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优秀品格,华夏儿女是打不死、吓不倒、压不垮的民族;庆幸有许许多多的反法西斯、反帝、反封建都是支持我们的事业;庆幸世间总是正义战胜邪恶、真理维护正义;庆幸如今东方巨龙已经觉醒。中国七十年,有了两弹一星,探月工程,北斗覆盖、航母下水……。今天的中国今非昔比,正昂首阔步地朝着富强、民主的方向大步迈进,伟大的中华民族已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我们历经烽火岁月的洗礼,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继续战斗!我们相信:进步与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信念!

  (作者:薛荫棠 北京市司法局离休干部)


[供稿单位:北京市司法局]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