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 > 小政手册 > 每日一招

有人被骗去100多万!警惕这类诈骗!

本站发表时间:[2024-10-23]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退费还要通过购买基金才能退?近期,北京发现一种新型诈骗手段,受害人最高损失高达100多万。
  近日,家住石景山的张女士(化名)收到一份神秘快递,打开一看,上面白纸黑字印着《某某科技有限公司退费公告》。该公告上明确了“退费方案、办理流程、社会信用代码、公司法定代表人、成立日期、地址”等详细信息,下面还加盖着该公司的公章。让人相信这家公司很有诚意要给受害人退费。
  某某理财公司退费公告
  张女士想到,这正是自己多年前投资的某款P2P!因为当时项目资金链断裂,网上爆出该公司“爆雷”后,她只收到一部分回款,还有一部分尾款并没有返还到她手里,事隔2年,难道相关部门查处后,退款终于有眉目了?
  于是她按照上面给出的二维码加入了所谓的“退款群聊”,进去之后她看到除了一些在问“怎么退款”的受害人,还有一些人则时不时地刷屏已退款截图,让人相信确有其事。继而张女士跟着办理人员一步步操作下来,下载了指定APP,还核实了张女士的基本信息和返还钱数,并发来权威平台出具的登记记录作为佐证。接着,工作人员说马上就可以办理退费,退费一共分4个途径,选择哪一个都可以。 
  “退费还要通过购买基金才能退?”心里存疑的张女士没有再继续操作下去。而另一位郑先生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坚信大家都退款成功了,一定不会有错,他按照“客服”要求以“购买证券”方式回款,第一笔回款58元几乎立马到账,第二笔几百元隔了一段时间也到账了,紧接着“客服”宣称这样回款太慢了,想要一次性回款需要补单,因为着急回款心切,郑先生事后又补了4单,但仍未收到投资退款他才意识被骗,损失了37万余元。
  这类诈骗案件中,骗子通常冒充“12315”平台或“爆雷”的P2P平台“客服”,以“退投资款”“维权”为由诱导受害人进入聊天平台,再以“购买国库券”“手续费”“交纳税费”等理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石景山公安提醒: 
  01认准官方下载渠道
  不要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或点击网站链接下载APP。另外全国12315平台不提供第三方维权清退或协助清退渠道,也不会提供国库券等理财产品。当诈骗分子以“退回学费”“维权清退”等为借口拉群、引导下载第三方链接APP、要求购买理财产品进行兑付退还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
  02平台不会私自退款
  倒闭P2P平台如有退款,一般在法院判决生效后由法院执行退款,不会由平台私自退款,更不会要求受害人缴纳保证金、税款等。
  03多咨询,多核实
  想了解倒闭平台处置进展,如已报案的,请向案件办理机关咨询核实。
  04不要盲目接听和相信00开头的境外电话、苹果手机FaceTime电话、全国各地陌生手机号码或固定电话。
  05不要理会00开头的短信、106开头的短信。
  06凡是通过网络平台,例如:微信、抖音、微博、小红书、咸鱼等陌生人发私信的交友或是沟通、买卖物品、推荐理财投资都不要随便相信和搭理。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信息。
  诈骗案层出不穷,手段不断翻新,需要我们时时提高警惕,多花时间辨别真伪。
  图/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