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方评论

讲交通细节就是讲现代文明

本站发表时间:[2018-12-03]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璪平

  今天(12月2日)是我国第7个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细节关乎生命、安全文明出行”。为此,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对当前常见危害安全的小细节进行了盘点,并提示大家不要让这些“小细节”成为危害人身安全的“杀手”。这些细节提醒主要针对机动车司机,其中有多次强调的内容,比如通过十字路口时要降低速度、绿灯起步时不要猛踩油门、夜间在灯光良好的城市道路行车时不要开远光灯等。也有一些细节以前被人长期忽视,如经过公交站时应与进出站的公交车拉开横向距离、防范出租车的突然刹车和并线、停车等红灯时应与前车保持一把方向能开出的距离等。

  以盘点细节的方式来告诉司机如何行车更加安全,其实已经不仅是一种提醒,更是一种教育和示范。这些细节,来自实际的经验,对于一些新上路的司机和那些习惯在道路上“唯我独尊”的老司机来说,确实有着精准的指导意义。

  路上行车,交通资源有限,拥挤和各种意外情况时有发生。这个时候,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就是平和与守则,不去做无谓的争抢,也不去做逾越交通法的事情。实际上,公安部交管局提出的这些细节,其核心就是让司机们摆平心态。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只要人人都在路上遵守规则了,以现有的道路状况,通过效率会大幅度提高,道路安全性也会大幅度上升。如果说汽车标志着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现代化进程的话,那么这些细节,就意味着现代文明。

  应该说,要讲交通细节、开车文明,现在的人们做得还很不够。比如夜间行车开远光灯的问题,就一直有人做不好,在不必开远光灯的时候开灯,让相向而行的司机出现盲区,曾经多次被舆论批评,但在一些地方依旧很难改善,危险也依旧存在。再比如说,道路抢行已经成为某些司机的顽疾,甚至习惯,明知这么做是不对的,但事到临头,还是难以控制自己。例如在等红灯的时候,如果与前车保持距离,很有可能被插队,导致守规则的人反而难以前行。而根除这些坏习惯的方法,除了提倡司机们讲究细节外,还需要更严格的执法,对于不守规矩、占便宜没够的司机,还要依法予以惩处。执法到位,是讲究细节的前提,也是维护交通秩序、公平分配道路资源的基础。

  同样,整个道路交通的参与者也并不仅仅是机动车驾驶员,也包括非机动车的驾驶者、行人甚至出租车、公交车上的乘客。细节不仅机动车司机要讲,其他人也要讲,例如作为乘客,就要在自己方便的同时,考虑交通的规则,不向司机提过分的要求。而行人,则更不能走在道路上“以我为大”,看手机不看信号灯、随意穿行马路,给自己、给他人造成危险和麻烦。只有方方面面都有意识地要求自己,再严格一点,再小心一点,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水准才可得到提升。

  应该看到,在多年的努力之下,现在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程度有了不少提高。比如大城市中,很多人过马路已经等红灯了。机动车闯红灯、酒驾等行为也大幅减少,但这还不够。所以,交管部门的细节提示还应该有,最好成为一种常态,而严格执法,则更需要加强。文明的进步,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所有人都付出努力,交通安全自然就有保障了。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