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呼啸驶过,轰隆作响,声音大得吓人,这早已是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街头不时出现的场景。对此,路人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气,脾气大的骂几句,吐槽一下管理部门。
对于这种城市“顽疾”,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市民百姓,似乎都没什么好办法,因为缺乏对症下药的“药方”,也没有什么特效猛药。
可喜的是,上海对车辆噪音扰民不但开出“药方”,而且还下了猛药。
按照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噪音污染治理工作的通告》,12月1日起上海全天禁止噪音超过80分贝的九座以下客车在该市道路(高速公路除外)行驶;每天21时至次日7时禁止噪音超过80分贝的摩托车在该市道路行驶。驾驶超过规定噪音分贝机动车在道路通行的,由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规定,处200元罚款,记3分。擅自加装涡轮,改动排气管及消音装置等的,由公安机关根据《机动车登记规定》有关规定,处500元罚款,并责令恢复机动车原状。市民可通过相关方式投诉机动车噪音污染。
新规实施的第二天,一辆改装雅马哈摩托车的车主因噪音污染成为新规实施后首例被处罚对象,该车的噪音高达117分贝。车主因违反禁令及存在机动车改装的违法行为,被合并罚款700元,记3分。
噪音扰民的摩托车呼啸而过,路人看不清车牌号,难以准确举报。现在十字路口又几乎没有交警值守,交管部门难以发现并查获那些改装的高噪音摩托车。交警如果蹲守拦截或追踪,又有发生事故的危险。这些都是此类扰民现象长期存在的原因。
上海的做法是依靠市民举报,并把此项工作延伸到社区。查获的首例案件,就是12月1日凌晨5时许,沿街居民听到震耳欲聋的摩托车引擎轰鸣声,巨大噪音严重影响了家人双休日的正常睡眠休息,于是进行举报得来的。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机动车支队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核查工作,确认涉事车辆为一辆大排量的非法改装二轮摩托车,锁定驾驶人姜某。
没有治不了的“顽疾”,某些所谓的“顽疾”,只是缺少对症的药方和猛药。 杨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