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驻中山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在开展日常监督中发现,一辆轿车在三角分局交警大队使用34个驾驶证处理该车共90宗违法记录,310分违章扣分竟然在一个小时内被全部销掉。经监察部门调查,6名辅警窃用民警公安数字证书大肆进行违规销分,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他们通过微信、银行转账等方式收取不法中介好处费共计217万余元。目前,6名涉案辅警均以涉嫌受贿罪被移送检察机关,相关中介也因涉嫌行贿罪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日前,广东省中山市监委向市公安局发出的《监察建议书》,要求针对交管部门执法管理不严、队伍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迅速进行整改,并开展警示教育,举一反三及时清除害群之马,堵塞执法管理漏洞。
对活跃于公安交管部门执法站周边的买分、卖分,收钱就能销分的贩子,人们早已见怪不怪,对于他们与执法站里的个别人是否有勾结持怀疑态度。此次中山市监察机关查获的中介与辅警内外勾结销分案件,给人们的怀疑以肯定的答案。
受贿的辅警因被监察部门调查,作案终止于7月,目前6名涉案辅警均以涉嫌受贿罪被移送检察机关,他们涉嫌犯罪的事实和证据基本上被坐实。这些涉案辅警通过窃用民警公安数字证书大肆进行违规销分,说明交管部门在管理中存在漏洞。此案被监察委立案调查后,交管部门究竟对工作程序和保密制度是否进了梳理排查,是否采取措施堵塞了漏洞?公安数字证书“被盗”的民警是否追究了责任?这些都属于亡羊补牢,是必须要做的,无需等待监察部门的建议书“督办”。
监察部门在发送《监察建议书》的同时,也应该对发案单位杀个“回马枪”,看看其在案发后都做了什么,是否主动采取了整改措施。完善措施也并非难事,比如,可在输入“公安数字证书”的基础上,再加上指纹输入程序,这样即使“证书”被盗,他人也无法作弊。
主动与被动,事关整改的态度和结果,监察部门也要掌握。杨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