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到昨天,网络自媒体“丁香医生”发表的《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刷屏全网。这篇文章讲述了4岁癌症女童周洋因父亲误信选择权健公司产品致其病情恶化离世,涉事公司又拿女孩做宣传的事件,矛头直指天津权健旗下企业夸大事实进行产品的虚假宣传。紧接着,各路媒体连续跟进,陆续报道了权健集团各种产品的夸大宣传,并质疑其具有传销的性质。权健集团则委托律师,表示要对自媒体追究法律责任,而“丁香医生”回应“欢迎来告”,并进一步曝出了权健的活动录音。
据媒体报道,昨天下午,天津市武清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已经开始对“权健公司”一事进行调查核实。
从表面看,这和往常许多纷争类似,是自媒体与企业的一场口水战,但随着事情进一步的发展,就可以看到,针对中老年人、疑难杂症患者的所谓保健品的销售,以及其产生的不良后果,才是这场纷争真正的起因,也是引起人们强烈共鸣的深层原因。
权健旗下产品五花八门,包括火疗、正骨鞋垫和“将全球顶尖技术日用化”的卫生巾,当然也有癌症女童服用过的“药物”。此前,也曾经有媒体对权健可能存在着的问题进行过报道,但都没有撼动过这棵“大树”。随着权健集团投资足球俱乐部、引入国际国内知名教练和球员,并在国内和亚洲赛场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其形象也在逐步“正面化”。但是,这次“丁香医生”旧事重提,引发舆论风暴,权健恐怕也会明白,钱未必就是万能的,企业形象也不是靠钱和足球就能迅速改变的。
管理部门介入调查,实际上给了公众更多的期待。而人们最为关心的,是其中三个问题。其一,权健是否利用了癌症女童的资料进行了与事实相反的虚假宣传、是否对自己旗下的多种产品进行了夸张的违反广告法的宣传。其二,权健旗下的产品、医院是否有足够的资质、是如何获得的资质。已经有媒体报道称,在权健官网上,有一栏名为“中药饮片”。而查询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现,权健仅具备食品生产许可证,通过公众查询“药品”一项,并无权健相关的批案记录。这种情况又作何解释?其三,权健产品的销售是否有传销性质,其多级销售发展会员的方式,是否存在着违法的嫌疑?
这三个问题,可以说是权健事件的硬核,把这三个问题搞清楚,权健是违法还是合法,是媒体“抹黑”还是需要“洗白”,就完全清楚了。接下来,权健的产品是否与癌症女童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权健是否要为癌症女童的死亡负责,也可能获得更进一步的答案。
权健的机构存在于全国很多地方,产品销售规模也十分庞大,可能需要更高一级的监管者介入,才能获得明白的答案。期望管理者从全局角度出发,不护短,不搞保护主义,认真严肃地进行调查,给公众一个明白的交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当然,如果诉诸法律,自然是更好不过。“丁香医生”与权健都可以拿出自己的“实锤”证据来,在法庭上一辩真伪,一决是非,这满足的不止是吃瓜群众的好奇心,更是广大消费者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