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事件中民与官之间的良性互动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在法治框架下推进公共政策改善的范本。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收门票合不合理,合不合法?2018年12月中旬以来,随着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倪洪涛实名发文提出质疑,这一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随后,倪洪涛将作出收费批文的湖南省发改委告上了法庭。据媒体报道,2月22日,该案在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开庭。
此前倪洪涛发文指出,岳麓书院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湖南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拥有“多重身份”的岳麓书院收取门票行为缺乏合理性、合法性和必要性。
当时湖南大学曾回应:岳麓书院的收费是经湖南省发改委批准后执行的。不过,倪洪涛认为,湖南省发改委作出的这一价格行政许可无效,是违法行政行为,不能成为岳麓书院收费的依据,这也是他提起此次行政诉讼的原因。
可以说,无论是发文就岳麓书院收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提出质疑,还是起诉湖南省发改委,都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公共情怀和担当,也体现了一位法律教授身体力行地通过法治方式介入公共事务的积极态度。
同样的,湖南省发改委的做法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面对来自倪洪涛教授发文后引发的舆论,湖南省发改委没有回避问题,用“无可奉告”的傲慢态度来回应,而是用积极的行动回应社会关切:无论是就过渡期内票价如何收取进行公示,还是委托湖南省消委会推荐消费者参加听证会,最终作出下调票价决定,亦或是积极应诉,都体现了其对法律的恪守。
截至目前,岳麓书院收费事件发酵已历时两月。可以说,从最初倪洪涛、湖南省发改委之间的隔空互动,到今天双方走进法庭进行近距离的诉讼切磋,这种民与官之间的良性互动方式,都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在法治框架下推进公共政策改善的范本。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无论是知识精英,还是普通百姓,公民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越来越强,通过行政诉讼等法律手段行使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现象正逐步成为常态。而对于民间的呼声、公民发起的行政诉讼,政府部门也应积极回应。只有在这种良性互动中,一些失范的行政行为才能得到快速纠错,而且这种良性互动也有助于倒逼政府部门科学改进依法行政水平,助推中国法治建设。
回到这起新闻事件来,无论此次诉讼的结果如何,相信都会引起社会对文物保护单位门票收费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关注。也相信通过这次良性的官民互动,不仅会促进湖南省发改委从法律角度重新审视和改进自己的行政行为,也会推动包括岳麓书院在内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更为科学化的定价,从而惠及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