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6日是第19个世界知识产权日。随着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目标的提出,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据报道,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了《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8)》白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人民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数量同比2017年上升41.19%。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激活创新动力,关键要为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公安机关肩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重要任务,构筑起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屏障,必须有所为、有作为。
保护知识产权,认识要高。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字词之变,折射出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意愿和千钧力度。对于公安机关来说,保护知识产权既是工作任务,也是政治责任,要把这项工作放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我国新时代改革发展保驾护航的大局中看,落实到具体抓、抓具体的细节中,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份使命。
保护知识产权,战法要新。当下,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产业利益链条更加隐蔽分散,保护知识产权的形式愈发严峻复杂。更好地为服务和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法治支撑,就必须在工作中持续优化打击模式,深化数据导侦理念,推动形成公安机关主动发现、精准追踪、集约围剿、循环打击的新战法,持续提升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效能。
保护知识产权,力量要合。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无论是源头追溯还是深挖链条,都需要多部门协同发力。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强化与市场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密切部门间执法配合,通过固化长效协作机制,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建立起激励和保护创新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