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方评论

“双重答卷”顺应群众新期待

本站发表时间:[2019-06-20]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

  近日,两项公安交管领域的工作成果引发社会关注。

  据《人民公安报》报道,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从6月15日至10月15日,公安部部署全国开展为期4个月的“除隐患、防事故、保大庆”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启动首日,即查处酒驾醉驾4000余起、十类重点交通违法6300余起;自今年6月1日起,公安交管部门启动推行了小型汽车驾驶证全国“一证通考”、异地分科目考试、车辆转籍信息网上转递等交管“放管服”改革10项便民利民措施,半个月来,各项措施顺利推行、全面落地,300余万群众直接获益,为群众节省交通费等上亿元。

  一方面是以雷利风行的交通安全整治举措,突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车辆,“零容忍”查处各类严重交通违法;一方面是把群众的呼声和需求放在首位,简政放权、减证便民,推出更多便民惠民新举措,让群众享受到交管“放管服”改革的红利。两张答卷,均体现了公安交管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的扎实作为。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期盼有更顺畅、更安全的交通安全出行环境,期待花更少的时间、走更少的路、以更简便的手续办成事、办好事,这些愿望和期盼,就是公安交管部门的工作指向。今年以来,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事故同比减少30%,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实现了“零发生”的历史最好成绩,交通安全整治攻坚战的攻坚目标提出,要在巩固战果、拓展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全力防范重特大交通事故,确保实现“三个明显下降、三个零发生”;2018年以来,公安交管部门推出了20项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今年6月再次推动10项便民利民措施精准落地,让群众和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对标民心,才能了解群众需要什么;自我加压,才能在多做暖民心、解民忧、护民安的好事实事方面出新招、出实招,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关涉群众切身利益之事,再难也不能回避。以推进落实交管“放管服”新的10项便民利民措施为例,5类业务可以“异地通办”,这体现了交通管理权限、利益、流程的重新调整和融合。5项服务实现了“便捷快办”,这构筑在交通管理“后台”流程优化提速的基础上。只有不断增强交通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激发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探索突破的智慧,才能持续推进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跃上新台阶。

  实现既定工作目标,需要用实绩体现担当作为。做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工作是今年全国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对于全国公安交管部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全力以赴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各地交管部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崇尚实干、行动有力,从严从实从细抓好交通安全整治各项措施的落实,切切实实释放交管“放管服”改革的含金量,不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