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方评论

切实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本站发表时间:[2019-07-04]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席文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健康,关乎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一直是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为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提供了根本遵循。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必须对接百姓期待。老百姓的“痛点”“难点”在哪里,公安机关的打击整治重点就指向哪里。各地公安机关紧紧围绕“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的打击目标,重拳出击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为,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人民公安报》报道,今年1月至5月,全国共侦破食品安全犯罪案件4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500余名,捣毁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3800余个,有力震慑了犯罪活动,巩固了食品安全持续稳定向好的态势。

  得益于公安机关的雷霆行动,食品安全犯罪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必须看到,滋生食品安全犯罪的因素短时间内还难以消除,食品安全犯罪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比如,互联网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犯罪高发多发,少数外卖商家光鲜的包装背后却是黑心作坊;农村“山寨”食品、校园周边“三无”食品频现,对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食品安全工作容不得一丝含糊,必须久久为功,从源头上就要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编织安全防护网,把好“入门关”。

  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严格依法办案是首要任务。各地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强化担当精神,坚持主动出击,突出“打大、攻坚、惩恶”,对食品安全犯罪发现一起、打击一起,严查食品安全犯罪背后的“保护伞”,坚决做到除恶务尽、决不姑息,让利欲熏心者得不偿失,让诚信守法者受惠获益。

  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完善法律制度是保障。维护食品安全,离不开法律的威慑。面对食品安全领域管理有漏洞、执法不作为、违法成本低等突出问题,必须运用法治思维,重典治乱,以最严厉的处罚遏制、震慑违法犯罪。公安机关要立足本职,结合打击办案实战,积极推动修订完善法律规范,构建起通畅衔接行政执法、刑事司法的食品安全监管链条,着力铲除滋生犯罪的土壤。

  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必须锻造一支精通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针对食品安全犯罪近年来出现的专业性、广泛性等特点,公安机关必须进一步加强警种专业化建设,建立打击食药犯罪的专门机构,创立系统完备的工作体系。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及各地公安机关相关机构的成立,必将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对食品安全犯罪的专业化、精准化打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各级公安机关要进一步提高使命感、紧迫感,以群众期盼为念、为人民利益而战,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对食品安全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出快手、下重拳,切实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