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警两项执法行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一,上海长宁交警在路口交通执法时,发现4名路人不走人行横道过马路,女子章某被拦下后,当街对交警大喊“你是要强奸我吗”,且事后通过社交平台发布长文诋毁执法交警,最终因实施诽谤被长宁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8日的处罚;其二,NBA球星詹姆斯·哈登因骑电动车时未遵守交通法规,被上海交警拦下,警方对哈登授权的工作人员开具罚单,哈登通过官方微博就其违法行为致歉。
面对交警执法,两起事件中交通参与者截然不同的态度,产生了不同的后果。两起事件如生动的普法课,唤起人们对遵守交通法规、增强规则意识的共识。
法律面前没有例外,规则面前没有大牌。对于交警来说,维护交通秩序、纠正和处罚交通违法行为是职责所在,任何交通参与者的违法行为都应依法受到处罚。对于交通参与者来说,配合民警执法是基本义务,也是守法的基本要求。有人说,拦下哈登的,不是交警,而是无声的法律。公众人物也好,普通民众也罢,身份和地位绝不能成为逾越界限、突破规则的借口。唯有人人守法,不断提升法治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自觉意识,才能实现交通秩序持续改善、文明交通长效推进。
上海交警在两起事件处理中,执法有理有据,记录视频清晰完整,这种严格执法、公正处置的行为,本身就是一次普法教育。这件事也告知公众:交通违法行为人如对处罚存在异议,可以通过行政复议等合法途径进行申诉;对民警的执法行为存在质疑,可以向督察部门进行投诉反映。章某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本是一起普通的交通违法行为,但她选择借网络泄愤、以言语诋毁,这种过激行为无疑是对法律的挑衅、对民警执法权威的践踏。民警依法履行职责,接受群众监督,但任何形式恶意抹黑民警正常执法的行为,都是法律不容的。章某最终为自身任性的行为付出了法律的代价。
走出家门,每个人都是公共交通的参与者。实现文明交通,既需要公众不断涵养文明交通意识、敬畏法律规则,也需要刚性的严格执法。针对部分人“闯红灯不算什么”、自己图方便无需承担后果等心态,需要执法部门及时出手,提高此类交通行为的违法代价和成本。只有依法严管和以德倡导良性互动,才能形成安全、畅通、有序的文明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