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方评论

多元治理解决“证明难”

本站发表时间:[2019-11-21]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余志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印发了《关于第二批取消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材料的决定》,在前期分两批取消83项证明材料的基础上,决定再取消42项证明材料。此举有利于改进和规范公共服务,遏制各种奇葩证明,传递出简政放权、保护民众合法权益的姿态。要从根本上治愈“证明难”痼疾,关键在于厘清权力边界,促进治理方向多元化。

  “人在证途”是一种无言的尴尬。“证明繁杂”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政府手上的审批事项依然较多,另一方面则在于政府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互不共享,各部门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只有通过纸质证明才能验证事实的真实性。为此,职能部门角色定位、职责分工是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一面镜子。

  治标需治本,不管是“群众点菜、政府端菜”,还是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涉及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互通共享、校验核对,或是建立科学高效的行政体系,在民众办事要素和服务流程上删繁就简的同时,打破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有效联动、互联互通,都需要各级部门通过系统性的简政放权,梳理民众办事的要素材料、规范办事流程,厘清自身的职责清单,从源头上减少对证明材料的要求。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要真正找到问题的“堵点”,抓住解决的“抓手”,系统性地建立科学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就能从根本上治愈民众“证明难”的痼疾。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