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方评论

改变流转土地性状 引发诉讼应予重视

本站发表时间:[2019-12-23]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李健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十分活跃,为农村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和管理,促进农村土地改革、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进或不健全、不完善,缺乏对流转土地经营状况的跟踪监管,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流入土地一方擅自违反土地流转合同、改变土地性状,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就是当前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以笔者所在县人民法院为例,近5年法院受理的192件土地流转案件中,有19件属于此种类型,占9.8%。这还不包括那些未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例。这一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有违中央关于土地流转的初衷,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改变流转土地性状的具体表现:一是,以农业开发名义流转土地,搞非农业开发,改变土地性状。最常见的是,圈地建房,搞农家乐,占用了大片耕地。还有以开发名义建小产权房、建别墅,有的甚至在公园内风景区擅自建高档会所。此类案件占改变土地性状案件的37%。二是,利用流转的土地搞非法经营。此类案件有10件,占改变土地性状案件的47.38。因流转的土地远离执法部门监管,客观上给土地流转方搞非法经营预留了空间。一些需要执法部门严格审批的项目,在这里都可省去审核,为经营者随意经营,哪样赚钱就干哪样打开了方便之门。有的以农业开发为幌子,挖沙开矿。随着国家加大环保力度,禁止在河道、水库等流域采沙,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人采取流转土地的方式,以养殖、种植为掩护,在流转的土地上挖沙开矿。采沙开矿严重破坏了原有地貌及周边生态环境,使耕地失去耕作价值,给农村带来了生存隐患和安全隐患,如开矿采沙或开采流转土地内的矿藏,大多留下大坑,积水形成深塘,无法耕作,且容易造成农村溺亡事件。还有的无照无证土法炼制煤泥柴油;有的搞污染环境的拆解加工;有的擅自建造垃圾填埋场,甚至用来埋藏处理需要专业机构处理的有害有毒化危产品废料、医药中间体等,收取高额回报;有的建造无法通过环评的酸洗石英砂场……造成空气和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三是,利用流转来的土地资源,搞违法犯罪活动。如在荒山野岭开设赌场、制造伪劣高档假烟假酒、甚至制毒藏毒、贩卖转运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不仅使得大量农田荒芜,更重要的是给农村社会和城市周边带来了治安隐患。

  以上新情况新问题已经形成许多案例,造成很多危害,希望引起重视。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流转土地的监管,建议有关土地流转监管条例,消除目前土地流转后的监管盲区,以促进更加规范、更加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有关执法部门应当加强对流转土地、特别是加强对农村边远地区的流转土地巡查督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或报告有关部门进行立案查处,以保证实现土地流转的初衷,实现农村土地的物尽其用,促进农业科学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实现中央的振兴乡村计划,实现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