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方评论

凝聚合力治理城市“黑车”顽疾

本站发表时间:[2020-01-02]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张西流

  受利益驱使,近年来,“黑车”非法运营现象又开始抬头,不仅扰乱了客运市场的正常秩序,也损害了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日前,记者对北京市三里屯、王府井、后海等地黑出租车聚集、高价收取车费等问题进行了报道。针对记者报道,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表示将联合公安等部门展开调查,依法处理“黑车”违法行为。(2019年12月26日《新京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交通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在交通高峰时段,现有的合法营运的公交车和出租车已不能完全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客运市场的供需矛盾为“黑车”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然而,“黑车”绝大部分属于改装的报废车辆,许多零部件老化,安全性能差,加上车主牟利心切,操作不规范,极易诱发安全事故,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尽管各地对“黑车”一直保持着高压态势,但仅依靠客运管理稽查队伍打击“黑车”,仍然存在很大难度。治理城市“黑车”,亟须凝聚“打黑”合力。有关部门应加大依法处理“黑车”的力度,成立联合执法机构,实施联合执法工作机制,采取宣传、堵截、摸排、清理和打击等模式,净化城市客运市场经营环境。同时,将“黑车”行为录入信用信息系统,供行政机关和社会公众查询、使用。从根本上杜绝“黑车”,还要进一步扩大城市公交车的覆盖范围,全面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非法营运的“黑车”彻底失去市场。

  乘客提高安全出行意识、拒乘“黑车”,是治理“黑车”的关键。治理“黑车”必须举全社会之力,需要每一个人的支持、参与和配合。市民要从自身做起,不但要主动远离“黑车”,还要积极举报“黑车”,参与到“打黑”的行动中来,让“黑车”失去生存的土壤,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