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彦村这个热电炕是什么样的”“学校现在都是就近入学吗”……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下团组”,与代表委员们亲切交谈,现场问了很多民生“小事”,而且问得很细。
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所提问题不仅接地气,更突显出其把工作抓实抓细的优良作风。《淮南子·说山训》曾提及:“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从小细节发现大问题,既是一种认识观,也是一种作风观。反观当下,部分领导干部在进行调研时却问得不那么细致,调阅纸质资料问上一句“你们现在工作开展得如何了?”,或进行实地走访时询问一句“你现在感觉生活质量怎么样?”,这些问题的出发点虽好,但在问询方法上却还有待改善,若将“工作开展得如何”变成“产业发展有什么新思路”,不仅让问题接了地气,也能问出个所以然。
“小”问题会持续拉近干群距离。做好民生事,解好群众忧的前提是要深刻把握群众诉求。而用好“小”问题的出发点在于准备充分。在“下团组”过程中,不少政协委员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此行业十分了解,才会一下子就问到关键处。因此,干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大力贯彻走细走实的工作作风,在调研前做足理论知识储备,做到临行三问,一问是否已熟悉相关工作的总体要求与细则,做到能够在他人汇报中直截了当地指出错漏;二问是否已获取并研究当地工作开展的第一手资料,实现在他人介绍中对比查找出真问题;三问是否已对问题类型以及内容精心设计谋划,使得群众回答能直接反映工作情况。经此三问,把问题问准,把情况查实,真正实现“找问题,定方向,谋发展”的调研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