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方评论

法治日报|数智赋能矛盾纠纷高效精准预防

本站发表时间:[2025-08-28] 来源:法治日报、京检在线 作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北京市检察机关立足平安北京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科技赋能为手段,以系统施治为目标,建设“3+N”(即“枫控智检”矛盾纠纷风险评估、“索迹智见”涉法涉诉线索筛查研判、“法脉智鉴”案事件反向审视三个大数据模型,以及涉及首都社会治安与综合治理的校园内外综合治理、网络空间治理、金融风险防控等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N类模型)北京检察控告申诉大数据模型矩阵系统,探索“数智枫桥•数治北京”的实践路径,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从被动防控、分散应对、人力资源叠加、碎片化管制、低效重复整治,向主动预警、系统施治、数智赋能、全链条管理、高效精准预防转变。
  一、及时预警,有效稳控,畅通和规范群众权益保障机制
  现代社会风险的跨界性强、传导性快,发现、防范、处置的难度大,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蝴蝶效应”,危害社会稳定,必须提升矛盾纠纷风险的预测预警和稳控水平。
  北京市检察机关深入挖掘信、访、网、电、视频等信访数据资源,强化数据关联叠加倍增赋能效应,利用“3+N”模型中的“枫控智检”矛盾纠纷风险评估模型,围绕信访状态、身份信息、社会综合因素、办案程序及结论、信访风险等方面,设立23项关键要素,将分散的涉法涉诉矛盾纠纷信息转化为结构化数据,综合各个要素分数确定总分值。根据分值高低划分“红、橙、绿”三色风险等级,对矛盾纠纷风险进行评估研判,高效、准确发现高风险矛盾纠纷信息。围绕相关诉求,加强对风险传导链条和主要风险指标的监测。将高、中风险矛盾纠纷立体画像通报相关单位,进行分级预警;对于重点矛盾纠纷,向居住地的党委、政府报告,实现精确预测、精准预警、精细稳控。
  在2024年11月至2025年6月开展的“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期间,北京市检察机关运用“枫控智检”,对发现的高、中风险矛盾纠纷,向属地及有关单位、部门累计制发《矛盾纠纷预警及化解提示函》139件,推动落实稳控措施,实现高效精准预防。
  二、导入程序,依法化解,充分发挥法律定分止争作用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更好解决群众合理合法利益诉求,在法治轨道上化解矛盾纠纷,在法律框架下分清是非、在权利义务统一中判断对错,从根本上实现定分止争。
  北京市检察机关坚持从人民群众纷杂的信访材料中,智能、准确、高效地探寻各类矛盾纠纷线索的“蛛丝马迹”,快捷提取信访事项中的具体涉法诉求,利用“3+N”模型中的“索迹智见”涉法涉诉线索筛查研判模型,通过从海量信访文本中找出群众有所反映,但仍在发酵、尚未引起重视的隐患风险、社会矛盾,并将其转化成启动法律程序所需的结构和条件,导入司法机关办案程序,开展“预防式”监督办案,推动群众信访诉求的法治化实质性化解,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在2024年11月至2025年6月开展的“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期间,北京市检察机关运用“索迹智见”发现各类监督线索信息,导入司法程序办理,实现矛盾纠纷法治化实质性化解,化解率超95%。此外,运用“索迹智见”发现“预付式经营企业闭店讨债”监督线索信息后,立案办理涉教育培训、养老机构等领域的单用途预付卡规范治理类行政公益诉讼,办成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
  三、反向审视,源头治理,强化检察信访工作“三个管理”
  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相关案件进行智能化反向审视,可以运用人工智能算法生成包含高风险案事项所涉及的社会关系网络、诉求演变轨迹、司法程序节点等的立体画像,将海量信访数据转化为治理资源,一体提升信访工作的业务管理、案件管理和质量管理能力水平。
  北京市检察机关立足查找引发信访的“缘由”,反向审视司法、执法机关工作人员办案、执法情况,查找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利用“3+N”模型中的“法脉智鉴”案事件反向审视模型,构建融合多源数据的司法线索大数据知识图谱,联动研判公、检、法、信访等多单位的各类办案、信访数据,锁定群众反映较多的矛盾纠纷、案件类型、司法或执法工作人员。以被信访人为源头,追溯司法办案、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并移送违纪违法线索,提出源头治理的意见建议。
  四、未雨绸缪,预防在前,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矛盾纠纷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纠纷总体增多,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与日俱增。“3+N”模型致力于减少和不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以特殊群体权益保护、校园内外综合治理、网络空间治理、金融风险防控等N类模型为基础,不断丰富矛盾纠纷风险排查化解“智能化工具箱”,加强源头治理和关口把控,努力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针对侵害未成年人等问题,将相关案件强制报告模型内嵌于医院诊疗系统中,移送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线索28条,对5家医院、2所学校、2所宾馆及相关责任人依法处罚;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运用校园内外综合治理模型,发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监督线索信息1774条,推动相关交友软件平台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实名认证机制,有效封堵未成年人网络侵害漏洞。针对虚拟货币、“字画竞拍”等新型网络传销问题,运用新型网络传销治罪治理模型,推动全市办理新型网络传销类案件60余件。针对非法金融活动犯罪,持续优化升级相关线索筛查研判模型,及时开展金融风险预警和排查,阻断涉众型经济犯罪衍生社会风险路径。
  “数智枫桥•数治北京”的检察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未来的工作中,北京市检察机关将持续深化数智赋能、系统施治、由智到治的“数智枫桥•数治北京”实践路径,以高质效的检察办案推动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社会治理的跃升,在各级党委及党委政法委的领导下,围绕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元治理,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祁治国)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