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28日,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的航宇大厦内,一场关于如何开展金融风险防控与协同治理的论坛正在进行。会场里灯光交织,人影流动,电子屏幕上“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一行字熠熠生辉。来自金融、法律、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与会嘉宾齐聚一堂,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
此次年会采取“主论坛+平行论坛+金融科技大会+配套活动”模式,共设置27场议题活动、6场投融资对接活动。而“数智化时代下的金融风险防控与协同治理”论坛,正是由北京市检察机关承办的平行论坛之一。
现场有许多检察官的身影,他们已连续三年为这场金融盛会的成功举办提供支持。从最初的紧张到现在的从容不迫,三年来,他们与北京检察机关一起,经历了从检察“新声”到法治“强音”的华丽转变。而这一切,始于三年前的那个初冬。
探索 检察机关初次发声
2023年11月,金融街论坛迎来第十一个年头。这一被誉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的盛会,在“法治协同与金融治理”平行论坛现场,首次迎来一群身着检察制服的身影——北京市检察院第四分院携手北京金融法院,将法治声音嵌入金融议题核心。
“金融检察应当在金融法治中占有一席之地。”时任北京市检察院第四分院检察长的田向红(现任北京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在动员会上语气坚定。金融检察本身就是金融法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北京市检察机关来说,承办这一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论坛具有开创先河的意义,其非凡价值不仅在于论坛本身的高规格,更在于这是对检察职能如何深度融入并服务国家重大金融活动的一次系统性考验与全新开端。
筹备平行论坛的日日夜夜,北京市检察院第四分院会议室经常灯火通明。从嘉宾邀请到议题设置,从任务分工到现场调度,干警们反复推敲每一个环节。他们深知,这不仅是一场专业论坛,更是一次在聚光灯下的集中展示,彰显北京市检察机关的责任担当。
当年11月10日,平行论坛现场交流热烈。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北京法检两院等单位的嘉宾相继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释了加强金融法治建设的核心要义与时代分量;十余位来自金融监管、司法机关与学术界的专家,带来多视角的精彩论述,围绕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护航“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等主题,分享了前沿思考与实践真知,为现场观众带来了深刻启发。
论坛期间,检察官和与会嘉宾热烈交流,检察声音第一次在金融街论坛的舞台上清晰响起,虽初试啼声,但已格外嘹亮。
淬炼 独立承办并集中呈现
2024年10月20日,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内气氛热烈。北京市检察机关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首次独立承办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法治与风险防控”分论坛。这一次,共有来自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仲裁机构、高等院校等72家单位的136位嘉宾在此聚首。
北京市检察院在此次论坛上发布了《北京市检察机关金融检察白皮书(2023—2024)》及典型案例,系统梳理了金融检察办案特点与趋势。十个案例覆盖银行、证券、外汇、期货等多个领域,集中体现了金融检察履职的广度与深度。
北京市检察院、朝阳区检察院研发的“烽火台”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成为全场焦点。该模型聚合“冒烟指数”风险企业数据、12345市民投诉数据等,通过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地址解析与电子地图点位映射技术支持,精准识别金融高风险区域与行业。截至2024年,已累计研判风险企业2000余家,识别重点涉刑事犯罪线索80余条,推动公安机关对15家企业刑事立案,刑事拘留10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4.6亿余元。“‘烽火台’名副其实,是打击治理金融犯罪‘打早打小’的有益实践。”与会嘉宾观看模型发布视频后纷纷赞叹。
检察智慧与北京方案,以系统、集中的方式融入首都金融治理体系中,为首都金融检察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据了解,独立承办分论坛背后是对北京市检察机关组织协调、专业素养与外部协作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在北京市检察院第四分院检察长刘惠看来,这一接受挑战的过程,正是检察机关提升自身能力、展现专业形象、打造金融检察品牌的宝贵契机。这一次,北京市检察机关设定了“高、全、简、精、俭”五字标准——
高,是规格之高——五位省部级领导莅临,业界精英云集;全,是内容之全——覆盖金融全领域、司法全流程;简,是调度之简——“大专班”与“小专班”灵活切换;精,是筹备之精——各环节落实到人,无缝衔接;俭,是纪律之俭——廉洁办会、节俭办会。
“我们要让每一分投入都见到实效,让论坛的积极影响持续延展。”论坛筹备组负责人、北京市检察院第四分院副检察长李锐告诉记者,分论坛不仅要体现检察履职成效,更要推动多维度协同发力。
当天,北京金融法院院长张雯作为受邀嘉宾,发表了题为“强化金融司法担当 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的主旨演讲,明确提出各方协同推进法治保障的重要性。论坛之外,北京市检法机关加强沟通,共同完善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委会会议通报年度诉讼监督情况制度,并就多形式开展法律监督、多维度推进协同治理达成共识,协力营造更加公正、透明、稳定的金融法治环境。
得益于在论坛上的成果展示,西城区检察院与北京金融街服务局一年前联合设立的北京市首家金融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也在此次会后火爆“出圈”,成为金融行业的网红“打卡地”。该院通过剖析办理的金融犯罪案件,集中呈现一组组反映犯罪规律的真实数据、一个个蕴含法律价值的生动案例、一帧帧叙说腐败忏悔的普法短剧、一堂堂内容丰富的知识讲座,构筑起集警示教育、普法宣传、学习交流于一体的多元警示教育基地,契合了金融从业人员对法治教育的强烈需求。该基地吸引众多金融企业、高等院校和纪委监委、司法机关前来参观交流,还成为不少检察培训班的“实地必修课”。
“这正是首都检察机关围绕中心大局,优化检察供给结构,坚持差异化履职,服务保障金融安全发展的生动实践。”西城区检察院检察长张军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分论坛上,京津沪渝深五地检察机关还共同会签了《关于加强金融检察协作的备忘录》,立足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发展,搭建重点地域金融检察协同对话合作平台。
协同 发出数智时代检察强音
“近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大力推进数字检察战略,最大限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检察履职手段革命性创新。”今年10月28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数智化时代下的金融风险防控与协同治理”平行论坛上,检察成果发布宣传片以中英文双语介绍了北京市检察机关数智赋能金融检察的生动实践。
从“分论坛”正式晋级为“平行论坛”的承办方,北京市检察机关从容迈向更大的国际化交流平台。这一次,他们锚定金融街论坛特色品牌目标,在北京市检察院与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统筹下,北京市检察院第四分院与西城区检察院通力协作,呈现了一场更高规格、更高质量的思想盛宴。
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外金融、法律、科技、教育等领域嘉宾,充分展现了论坛的高规格、跨领域和国际化特色与影响力,其中的全球高端主题演讲环节令人瞩目。来自中国、新加坡、越南、意大利的最高检察机构的检察官共话金融风险防控,与会各方围绕金融风险防控、跨境司法协作、数字时代治理等议题展开高端对话。从中国“办案+治理”的双轨路径,到各国打击跨境金融犯罪的经验互鉴,这场跨越不同法律体系、不同地理区域的智慧盛宴,以其多元视角与共同追求,为全球金融安全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有力推动凝聚国际共识。
据了解,在主题演讲环节,平行论坛还聚焦金融风险全链条防控,邀请了学术界、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科技公司、外资投行等不同领域的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数智时代金融风险防范与治理挑战。
“从各位与会嘉宾的发言中可以清晰感受到,本届论坛更加注重协同治理,强调多维协同。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为构建金融风险防控的完整链条提供新思路。”北京保险法研究会会长张严方表示。
在成果发布环节,北京市检察机关发布了两项重磅成果:一是“数智金检”法律监督模型。该模型采用集成化构建思路,针对金融风险高发领域和突出问题,整合多源异构数据,研发聚合多个智能分析模块,全面覆盖银行、外汇、保险、信托、证券等领域,实现前端风险预警、中端打击犯罪、末端源头治理,筑牢全方位、全流程、体系化、智能化的金融安全检察防线。二是《北京市检察机关金融检察白皮书(2024—2025)》及典型案例。白皮书共13章,围绕非法集资、洗钱、证券期货、信贷等七大金融领域分设专章,发布的13个典型案例,涵盖非法金融活动治理、维护金融安全对外开放、综合履职等方面。作为在金融街论坛这一高端平台持续输出的“经典”项目,今年首次实现了中英文同步发布,不仅提升了检察成果的国际传播效能,也向国际社会清晰阐释了中国金融治理的检察方案。北京市检察机关正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对接国际话语体系。
另一项标志性举措,是北京市检察院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中国政法大学共同发布《关于打击治理金融黑灰产的联合倡议书》,旨在构建多方联动的综合防治体系,遏制金融黑灰产蔓延。
“这实现了从‘坐而论道’到‘起而行之’的关键性跨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徐海燕对此评价说,“北京的金融检察工作,早已不再局限于个案办理,而是已经从前瞻预判到源头治理,再到规则塑造的不断跃升。”
积淀 三年耕耘需求牵引
三载耕耘,从分论坛到平行论坛,从检察“新声”到法治“强音”,这条路写满了探索与突破。
“北京市检察机关聚焦北京作为首都所具备的国家金融管理职能集中、金融资产和金融业比重大的特性,把创建金融检察品牌实践与深入实施数智检察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驱动金融检察制度赋能、数智赋能、履职效能相统一。”北京市检察院检察长朱雅频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主题演讲时说道。
与金融街论坛共同成长的三年,北京金融检察也在不断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市检察院立足北京作为国家金融中心职能定位,结合首都金融业态丰富实际,设立金融检察办公室,统筹全市金融检察专业化建设,探索建立了“三二一”首都金融检察工作模式,即坚持“依法办案+数智赋能+协同治理”三轮驱动,以“专业化+差异化”作为双向支撑,建好一个全国检察机关证券期货犯罪办案基地,着力锻造覆盖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的立体化金融法律监督体系。在此过程中,北京市检察机关也锻造出了一支懂法律、懂金融、懂办案、懂治理的专业金融检察队伍。
“金融街论坛作为国家级、国际性的专业论坛,如今已走过13载历程,自2023年参与金融街论坛年会以来,我们持续向外界传递出检察机关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依法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北京市检察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张朝霞说,北京市检察机关将继续发挥金融街论坛平台成果的转化功能,积极融入“十五五”时期中国金融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强与国内外检察机关的协作,共同推动全球金融安全、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检察守护与金融发展同频共振。三年,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