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杨爱国:做好行政执法监督把关人

本站发表时间:[2023-06-05] 来源:丰台区司法局 作者:
  杨爱国,1963年生人,1982年入伍,历任班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工程师(副团),转业后任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等职,现任丰台区司法局行政执法监督协调科一级主任科员。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无私奉献,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钻研业务知识,近十年来共约谈相对人约千余人,化解了在拆迁、拆违和收回集体土地使用权工作中的大量矛盾,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领导和群众一致认可,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司法行政人的精神风貌。
  他是一个爱岗敬业的人。2005年1月因部队工作需要,他转业到丰台区政府法制办,面对新的岗位、新的环境,他没有徘徊困惑,而是坚持从零开始,勤学苦练,很快就成为业务能手。他负责过党建、组织、工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拆除违法建设案卷审核等工作,无论组织如何安排,他都愉快接收,他常说“革命工作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丰台区的行政征收、拆违和收回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工作全面推进中,各种矛盾突出,困难重重,他不推诿、不拖延,针对被执行人提出有关问题不回避矛盾,勇于当担,耐心说教,依法公平公正地处理。在南苑乡某项目,有八户滞留户因种种原因未达成补偿协议,拆迁工作拖达六年之久,严重影响该项目的进程,他积极主动和乡村同志一起,逐一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宣讲政策,答疑解惑,有时工作到晚十一二点才结束。有的滞留户门不让进、电话不接、不满足无理要求不罢休。他总是微笑的一次次上门,反复耐心做工作,有时为了见到工作对象,主动放弃周末休息,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终于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圆满完成拆迁任务。
  他是一个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人。“拆迁、拆违有困难,入户谈判找老杨”,这就是大家对老杨同志真实的工作评价。在行政执法监督科工作期间,他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认真审核每一个案卷,从提交的材料完整性到法律的适用性、准确性,从程序的合法性到强制执行的严肃性,严格把关,认真审核每一个细节,确保每一个被强制执行案卷的合法性,十年来共审核案卷3000多份,做到“零差错”、“零失误”。他负责行政征收、拆迁、拆违和收回集体土地使用权工作以来,审理这样行政案件1000多起,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天气,只要组织召唤、群众需要、他义无反顾,从不叫一声苦、报一声累,他走遍郭公庄村、高立庄村、樊家村、西局村、小瓦窑村、堡台村、郭庄子村等二十几个重点村庄,约谈和入户对被拆迁谈话418户1500余人次,共签订协议116户。有时面对百姓谩骂、刁难和无力取闹,他总是笑笑说“没事,这说明我们自己工作还没有做好,没有让百姓放心,还要继续弥补”。在单位里,有的人说:“老杨,你这么敬业,百姓还不理解,为了啥?”“这是组织交给我的工作,也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没有理由不去完成好,更何况我还一名有30年党龄的党员干部。”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真正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入党誓言。
  他是一个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人。转业到地方工作以来,他从不迟到早退,经常加班加点,对来访群众总是一张笑脸、一杯热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始终听在耳里、记在心上。在某村庄有一对老夫妇收养一女子,后结婚生子,并为老夫妇养老送终,在当地拆迁补偿过程中,有群众反映,她对老夫妇生不养死不葬,当地村对该老人遗留的宅基地将不予补偿,该户情绪比较激动,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召开多次研究讨论,并与法院相关专业人员沟通,依据《继承法》,为该女子依法取得补偿,有效化解矛盾。在工作中,要经常与乡镇、村、拆迁公司和相对人接触,但他牢记“做事不忘公平、为人不忘自重”的格言,从不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便向任何单位和个人索贿和收受各种礼品,也不接受吃请,做到了清正廉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共产党员职责和承诺,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2023年9月,杨爱国即将退休了。“老杨”同志没有轰轰烈烈的人生事迹,但他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用实际行动诠释作为一名司法行政人应有的风采。他在工作中多次被评为优秀,荣获嘉奖,2次被评为城乡结合部建设工作先进个人,2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获评北京市优秀退役军人工作者。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