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多面老胡

本站发表时间:[2025-01-13] 来源: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作者:陈雅杰
  “胡哥,辛苦了!又是您最后一个下台子。”
  “没事儿,年纪大啦,觉少。”
  1月4日凌晨4点,在首都国际机场执行夜班勤务的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执勤六大队执勤一队刚刚完成一波出境旅客高峰的边防检查任务,还剩下几名没有到达现场的旅客需要等待,胡江平像往常一样承包起现场勤务的“收尾”工作,为其他同事争取更多休息时间。
  今年55岁的胡江平,是执勤队里年龄最大的高职级检查员。但老胡不服老,他总是尽自己的能力照顾帮助队里的年轻人,承包勤务扫尾任务已经成了“惯例”;老胡不服老,无论是在普通旅客验放、机组员工验放岗位,他都能信手拈来,干的得心应手;老胡不服老,即使现在工作时戴上了老花镜,也一直战斗在最前线,大家总感叹,“胡快手”风采不减当年。
  因为胡江平业务知识扎实、工作经验丰富,为旅客办理边防检查手续又快又好,“高光时刻”曾经一天的旅客验放量破千,长时间霸占队内旅客验放量“榜首”,“胡快手”的名号就这样被大家口口相传。
  “旅客验放岗位不能一味求快,必须确保每一枚验讫章盖下去都是‘安全’的。”,“胡快手”有自己的验放标准,一提起工作“安全”二字总是胡江平最常强调的。
  工作36年来,“胡快手”累计验放旅客超120万人次,查获偷引渡200余人次,牢牢守住“第一国门”的安全线。同时,他立足岗位不断深钻细研,总结出的“看、问、听、摸”工作四步法和“前台证件识别要点”,不仅是他工作的“秘密武器”,也让他成为青年民警口中的“胡师父”。
  “师父平时总是笑眯眯的,一工作就立刻严肃起来,一丁点儿错误都不容许出现。”看着“胡师父”在检查台内娴熟的操作和严肃的神情,胡江平的徒弟李莹感慨道。
  提起师父的严厉,徒弟周忠贵到现在还对自己第一次跟“胡师父”执勤的经历记忆深刻:“第一次上台验证时,大脑一片空白,看着手中的护照有些不知所措,差点儿酿成大错,幸亏有师父在旁提醒。”
  “先提交,再盖章!”一声呵斥响起,看着手中快要落下的验讫章,周忠贵回过神来,全身不自觉地抖动了一下,迅速放下。深吸一口气,又重新仔细核对旅客信息,按下了提交按键,才敢再拿起验讫章,调整好位置盖下。这让当时身为新警的周忠贵重新认识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胡师父”。
  都说严师出高徒,胡江平带出的徒弟个个都能独挡一面。自2002年第一次担任新警带教师父,21年来,胡江平成了近30名青年民警从警生涯的“引路人”。
  截止目前,胡江平带过的徒弟已经全部成长为业务骨干,其中获得“三等功”以上荣誉的有28人次,7人走上领导岗位,10人担任执勤组长。如今,“胡师父”和他的徒弟们在首都国门的各个岗位上发挥着为民服务的光和热。
  除了坚守在为民服务的窗口,胡江平还奉献于鱼水情深的社区。他把服务社区当成自己的第二岗位,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身为大家信任的“胡警官”。
  “胡警官,真不好意思,又给您添麻烦了。”
  “有什么麻烦的,我离得近,远亲不如近邻嘛。”
  多年来,胡江平一直无偿帮助社区中一对残疾夫妇,小到帮忙修管道、修电器,大到看病买药、联系医院;义务协助社区居委会调解邻里纠纷,群众一有闹心事、困难事就想起亲切的“胡警官”;积极投身公益,经常捐款捐物……“在岗位上为民服务是使命,在生活中为民服务是初心”是胡江平的信条。
  无论是“胡快手”“胡师父”、还是“胡警官”,胡江平都用心扮演好每一个角色,他将青春岁月、工作热情、为民情怀投入到了无悔的移民管理事业,用三十余年的光辉岁月书写“多面老胡”初心如一的动人故事。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