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当热爱成为习惯

本站发表时间:[2025-04-08] 来源:北京边检总站 作者:刁秋池
  戴维•福斯特•华莱士讲过一个小故事:“两条小鱼在游泳,恰好看到一条大鱼在往另一个方向游,大鱼对小鱼点头致意:‘早上好,孩子们,今天的水怎样?’两条小鱼继续往前游了一点,面面相觑:‘水是什么东西啊?’”看了查尔斯•都希格写的《习惯的力量》后,我才真正读懂了水是什么。“水就像是我们的习惯一样。”我们每天都被不假思索地选择和无形的决定包围着,微不足道却影响着一生。“习惯”始于点滴行为无数重复并以相应的模式固化,成于能坚持的行为动作养成,在每个人的生活和事业中都表现出了强大的力量。
  身处公安队伍,严格的纪律要求和繁密的勤务安排让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许多或大或小的习惯,习惯了三餐不定时,习惯了随叫随到,习惯了缺席家中大大小小的节日……或许从警的初心是热爱、是奉献、是责任,但在漫漫岁月中那份初心在坚持与坚守下渐渐变成了一种终身的习惯。
  口袋里的“小习惯”
  民警程刚的警服口袋里总是鼓鼓囊囊的。原来,他的警服口袋里随身装着一个小本,上衣口袋里还别着一支黑色水笔。曾经担任过十几年执勤组长的他总是习惯在上勤前先浏览半小时班前会的内容。他说这个学习方法是在年轻同志身上学到的,“咱执勤队的年轻同志在每个班次前都会先自学一遍班前会的内容,我们老同志也不能落下呀!”就这样周而复始、年复一年,程刚用完了一个又一个小本。这个小小的习惯也成为了他和执勤队民警们身上的从警印记。
  饮食上的“坏习惯”
  执勤组长林伟航在午间、晚间勤务间隙吃饭时总是“狼吞虎咽”。每当同事提醒他吃饭太快对胃不好时,他也只是乐呵呵地解释一句“习惯了”,每次在午间、晚间勤务间隙的时候,伟航都是“值点”的那个人。作为组长的他为了让其他民警多一些时间休息,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吃饭。为了能顺利赶上交接班,每次吃饭他都会三口并成两口,渐渐地养成了“速战速决”的饮食习惯。“你们先吃!我守着督导台就行”是他在勤务间隙说过最多的话。
  无意识的“行为习惯”
  另一位执勤组长张晨阳总习惯在夜班前带上一大壶浓浓的热茶。虽然这会影响第二天的“补觉”,但是却能让他在夜班过程中保持足够清醒的头脑来处理各种复杂的警情。问起这个“习惯”的由来,晨阳说在当新警刚下队时,他怕夜班犯困影响工作,就总会泡上一壶浓茶,一喝就不容易犯困了,于是每次遇到夜班勤务时,他都会下意识地带上一壶浓茶才安心。“这也算习惯吗?”晨阳笑着反问道。
  “人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在从警之路上,每个人都有为了更好地工作去选择改变旧习惯、养成新习惯的时候,习惯的改变、养成并非一蹴而就,是主体潜意识里选择和控制的结果。这些大大小小的“习惯”成为了独属于自己的从警印记,也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执勤三队的民警们正是凭借着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为“第一国门”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