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案 > 以案说法

冒充“公检法”诈骗又出新套路 防范“攻心”诈骗也需添妙招

本站发表时间:[2018-12-11]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你是否收到过这样的电话:你涉嫌诈骗犯罪!你是XX大案的通缉犯!你的身份证被盗用,有犯罪行为!……如果有,请千万警惕,这些都是冒充公检法人员进行电信诈骗的常用语。假借公职人员身份攻破心理防线,谎称涉嫌犯罪产生畏惧心理,下面这则真实案例就是“攻心”诈骗的典型。

  公司职员杜某正工作时,其办公室电话突然响起,对方声称是联通公司工作人员,在核对杜某身份信息后,告知杜某该电话涉嫌犯罪,并假称将电话转接至公安局。后另一接线人员声称为该案办案民警,杜某因涉嫌诈骗犯罪,需对其所有资产进行核查,并通过QQ将“警官证”“逮捕书”及杜某的“涉案资料”传给杜某。此时,因杜某极力想澄清自己并未犯罪,只能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资产清查,便按照对方指示将其所有存款全部转入对方指定账户,并将转账验证码告知对方,后对方将钱款全部转走。

  该案中,犯罪分子冒充警察,拨打被害人电话,以“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犯罪”等理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其与以往电信诈骗手段不同的是,上述手段利用的不再是被害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而是利用了被害人内心的恐惧和害怕,从而失去自我判断能力,最终跌入陷阱。下面,检察官带你认识一下冒充公检法机关人员诈骗的“攻心套路”。

  套路一:骗取被害人信任。声称公检法工作人员,通过说出被害人的身份信息,获取被害人信任,打破心理防线。

  套路二:威胁、恐吓被害人。通过发送涉案材料、通缉令、逮捕证等材料让被害人产生恐惧,进而同意“接受调查”。

  套路三:视频控制或派出“特勤”。通过视频让被害人看到“办案民警”或通过派出假冒“公安特勤人员”,进一步让被害人深信。

  套路四:积极配合洗清罪名。通过让被害人将其全部资产转入“安全账户”接受审查以洗清罪名,待被害人转入钱款后,立马将相关钱款全部转走。

  此类案件近期频发,受害人多为老人或社会经验不足的年轻人,被骗数额较大。为防范该类“攻心”诈骗,检察官教你牢记如下防骗妙招。

  妙招一:注意来电号码核实。公检法机关的电话号码与该市的区号一致,且是能回拨、接通的电话号码。若接到疑似诈骗电话,尤其是对方要求不许回拨或回拨后无法接通的,请提高警惕。

  妙招二:了解公检法办案流程。公检法机关作为执法部门,绝对不会使用电话方式对犯罪人员进行调查,更不会通过QQ、微信等方式网上办案,若遇到对方通过网络发来“传唤证”“逮捕书”等,并要求保密的,请坚决不信。

  妙招三: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公检法机关并不存在“安全账户”,凡通过电话、短信等要求转账、汇款,或提供身份证和存款证明进行资金审查的,请坚决不转。


[供稿单位:门头沟区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