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推荐列表

“北京榜样•最美警察”十年评出214位优秀民辅警

每人身上都有一段“警察故事”

本站发表时间:[2025-04-21]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董振杰
  北京市公安局自2016年联合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共同开展“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主题活动以来,十年时间共有214位优秀民警和辅警从不同维度展现了“最美警察”之美,全方位诠释了新时代首都公安精神。

  老民警扎根偏远山村近40年 特警0.4秒救下天台轻生者
  在延庆海陀山上,2021“北京榜样•最美警察”、延庆分局张山营派出所民警吴月云,是一位扎根偏远山村近40年的老民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首善标准的坚持,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重要赛事的安全保障任务。
  在朝阳三里屯,2023“北京榜样•最美警察”、朝阳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副支队长张昊,正带队在太古里商业区执勤。一片繁华和岁月静好的背后,这位仅用0.4秒救下天台轻生者的特警,曾经无数次用智慧、勇气和过硬的技战术能力,克服了极端困难,经历了生死考验,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枚枚奖章的背后,彰显了新时代首都特警“冲得上、打得赢”的英雄气魄。
  全市创建“高宝来爱民服务岗”563处 首都公安师徒“传帮带”成传统
  每个上学日的早晨,2021“北京榜样•最美警察”、海淀分局恩济庄派出所社区民警侯腾飞,都会来到海淀实验小学门前,用守护孩子们平安入校的方式,纪念自己从未谋面的“师傅”高宝来。
  清明节前夕,侯腾飞来到北京警察博物馆缅怀纪念首都公安英烈,活动结束后他说:“我特别想告诉宝来师傅,他去世后,全市共创建‘高宝来爱民服务岗’563处,我们这些青年民警都在以他为榜样,用实际行动赓续践行着他的精神,我想宝来师傅一定会很欣慰。”
  为加强对青年民警的能力培养,首都公安创建了“从警引路人”工作机制,通过深化师徒“传帮带”,帮助青年民警更快成长。网安总队青年骨干魏建力就是受益者之一。
  对于魏建力来说,2018年是一个转折点,因为在这一年,魏建力与通州分局警务支援支队的张旗结成了师徒,成为全市3900余对师徒中的一员。
  那时,张旗刚刚当选2017“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他带着魏建力深耕警务科技,共同“成长”,双双考取了高级工程师资格,拿到了多项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2021年,师傅张旗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徒弟魏建力也来到“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主题活动评审会的现场,并当选“北京榜样•最美警察”、全国“最美基层民警”。4年后的2025年,就在刚刚过去的“最美警察•杰出青年卫士”专题推选活动中,已是师傅的魏建力走上讲台,像当年自己的师傅一样介绍着自己的徒弟。
  勤务辅警成长为2024年“北京榜样•最美警察” 
  不只是师徒“传帮带”,首都公安创新性地将技能传承、技术攻坚、实战培训、典型引领有机融合,在队伍中创建了以公安英模、“最美警察”等先进典型名字命名的“杰出民警工作室”,形成了队伍管理和警务实战的互促双赢。2024“北京榜样•最美警察”、公交总队警犬工作大队勤务辅警沈秀丽就成长于这样的工作室。
  5年前,2017“北京榜样•最美警察”、公交总队警犬工作大队政委刘潇潇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杰出民警工作室”,吸纳了一批年轻的公交警犬技术人员加入,其中就有辅警沈秀丽。沈秀丽回忆道:“我曾经一度因为辅警的身份感觉有些自卑,加入刘潇潇杰出民警工作室后,我们一同攻破了一系列警犬技术难题,这给予了我很大的自信。”
  沈秀丽在刘潇潇的指导和鼓励下,先后成功繁育了40多头幼犬,参与撰写了多篇论文,考取了公安部警犬技术师资,成为当时全局唯一一名辅警身份的师资教员,而刘潇潇也依托“杰出民警工作室”,培养出了一大批公交警犬技术骨干,为首都轨道交通安全和群众的出行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图/北京市公安局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