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推荐列表

市检二分院与西城区检察院开展

“法治护航文脉 检察赋能治理”座谈

本站发表时间:[2025-05-06]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通讯员 李思潼
  4月22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以下简称市检二分院)、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西城区检察院)党组以“法治护航文脉 检察赋能治理”为主题,赴什刹海街道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座谈活动。

  市检二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玉鲲,西城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什刹海街道办事处主任时磊、街道工委副书记叶鹏参加活动。
  访文脉:行走中读懂老城保护的“西城答卷”
  从德胜桥畔的粼粼碧波到万宁桥边的青砖古巷,张玉鲲一行沉浸式探访西城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的保护实践:在西海湿地,途经西海美术馆、郭守敬纪念馆,见证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的水系治理如何让“城市绿肺”焕新;走进宋庆龄故居,在红色文物保护现场感悟革命历史传承的检察责任;步行万宁桥周边,实地考察腾退项目后的环境整治成效,感受老城区在“保护风貌”与“改善民生”间的平衡探索。
  话共治:协同中凝聚基层治理“集体智慧”
  在旧鼓楼社区,联学活动以“观、听、议”三环节展开座谈。观看“北京中轴线”保护宣传片与检察公益诉讼助力非遗实践短片后,西城区检察院围绕“检爱护航什刹海工作站”、对什刹海地区文物保护、非遗传承以及将非遗保护融入未成年教育的鲜活传承实践成效进行了汇报。市检二分院、西城区检察院和什刹海街道紧扣“法治赋能基层治理”开展交流座谈并达成协作共识。要让“检察办案”与“民生改善”同频,以“1+2+N”机制破题协作壁垒,依托分院统筹、辖区院协同、多部门联动的一体化履职模式,将公益诉讼检察触角延伸至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环境整治、非遗项目保护等“微场景”,通过联合巡查、线索移送、磋商办案,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要让“检察蓝”成为民生福祉的“守护色”,以“双向赋能”激活共治力量,将法治副主任入驻、社区网格与检察监督网格“双网融合”,邀请检察官参与胡同议事会、非遗保护研讨会,让专业法律意见直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要创新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新路径,以联学共建聚合力,将检察监督与街道综合治理深度融合,邀请社区参与公益诉讼线索排查、法治宣传等工作,形成“共商、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以“小案细办”回应民生关切。
  向未来:在守护根脉中谱写新时代“检察乐章”
  此次联学既是一次对历史文脉的“溯源之行”,更是一场保障民生的“实践之约”。下一步,市检二分院将聚焦辖区区位特点,充分发挥分院层级功能作用,依托“1+2+N”工作机制,持续锚定“守护文化遗产、服务首都发展”目标,把最高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要求,融入老城保护的每一处肌理,充分释放检察履职融入基层治理的生命力,在办好群众“急难愁盼”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守护首都文化根脉中彰显检察担当,为服务保障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图/张彬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