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推荐列表

[平安暖心事]“孩子别怕,法院管你!”

本站发表时间:[2025-05-27] 来源:北京政法微信公众号 作者:
  每周三的“亲情”电话,成了法官吴恬和小李的“18岁约定”。
  “恬姨,我办身份证了,过几天去看您!”
  4月23日,刚开完庭回来的吴恬再一次接到了小李的电话,那头传来小李阳光又自信的声音。放下电话,吴恬心里可算彻底踏实了……
  “你判我吧,判多久我都认”
  小李,曾是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法官吴恬审理的一起盗窃案中的未成年被告人。吴恬第一次在看守所看到他时,他一直低着头。
  “小李,抬起头来,看着我的眼睛。你这样做,对得起你父母吗?”“你别问了,你判我吧,判多久我都认,我什么也不想说。”小李咬着嘴唇,眼里噙着泪,紧紧揪着自己的衣服,倔强又带着些躲闪和委屈。
  这样的抵触,让吴恬感到意外。社会调查报告里记录,小李曾经是老师同学眼中有礼貌的好孩子,还当过班长。本以为见到法官,他会比较配合,没想到他竟然一副破罐破摔的样子。
  回到法院后,吴恬马上拨通了小李父母的电话,想从他们这里找到挽救小李的突破口。“他爹快70了,俺们没钱赔,他爱咋着咋着吧,俺们管不了,也管不动。”小李父母放任自流的态度,也让吴恬更理解了小李的叛逆以及对法院抗拒的缘由。
  “没人管我,我害怕”
  小李是再婚家庭的孩子,父母老来得子,三个同父异母的姐姐早已成家。青春期的到来,让小李和年迈的父母越发有代沟。
  父母想让他本本分分上学,高中毕业后留在本地发展,小李对此并不满足。一次大吵过后,小李跟着老乡来到北京。本想开启挣大钱的生活,不承想更困苦的生活才刚开始。因年龄小,学历低,小李找工作屡屡碰壁。几次受挫后,他去了一家餐馆打零工,勉强维持生活。
  父母的不闻不问,让他更加坚定了挣大钱、挣快钱的念头。有一天,小李偶然看到别人盗窃后侥幸逃脱,他也一时冲动,趁着深夜砸破手机店窗户,盗走电脑和手机。
  小李本身非常要强,出现问题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与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办好案件是一方面,帮他走上正道才是最重要的。”吴恬暗下决心。
  “小李,我联系上你班主任赵老师了,你还记得不?”吴恬又一次来到看守所会见小李。
  “赵老师?”听到赵老师的名字,小李的眼睛亮了,“她听到我的事情,一定恨我不争气……”说着,他又垂下了头。
  赵老师是小李最敬重的老师,一直鼓励关心着小李。“小李,只要你走正道,你还是赵老师心中的好班长!这次审理你的案件的一位陪审员也是班主任,是和赵老师一样的好老师。你愿意和我们聊聊吗?”慢慢地,吴恬好像找到了让小李敞开心扉的钥匙。
  “法官,没人管我,我害怕,不知道以后路咋走?”小李讲述完过程,哭着看着法官。
  “孩子别怕,法院管你!”
  “我想靠自己能力挣钱”
  案子如期开庭,小李的案件并不复杂,有了前期沟通,案件很顺利进行到最后陈述环节。
  “小李,说说,以后有什么想法?”人民陪审员宋婕温柔地问道。
  “我能去学点技术吗?我想靠自己能力挣钱,赔偿受害人,重新做人。”“孩子,只要你真心想改变,我们一定尽全力管你!”
  庭审结束后,合议庭迅速围绕小李的想法展开讨论,帮他做专业家庭教育指导、职业培训课程选择、未来就业方向规划。
  “这孩子本质不坏,就是一时走错路,您看能不能给个学习机会?”合议庭成员一遍遍地打电话想给孩子找个合适的地方,但因各种因素限制,很多单位都婉拒了。
  就在法官一筹莫展时,团区委、区青联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到法院。在区人大代表的协调下,吴恬联系上了丰台区餐饮协会。
  “这孩子特别踏实肯学,您看能不能再给他一次面试机会?”“咱们能不能多推荐些青年创业企业,给小李更多选择?”一家知名餐饮企业终于被吴恬的坚持打动,愿意为小李提供学厨机会。当负责人承诺“包吃包住,有工资,有绝活的大师傅带徒,管到成年”时,吴恬不由得湿了眼眶……
  做未成年人审判工作,需要惩罚与挽救并行,每一个孩子,法院都不想、更不能让他们被落下。这样的信念,支撑着吴恬和小李的“周三有约”,也延续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的爱与守护。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