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推荐列表

检察日报|以高质效办案服务首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本站发表时间:[2025-11-26]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

2025年11月26日《检察日报》报道
  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背景下,检察工作如何融入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成为检察机关面临的时代课题。20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全国涉外检察工作会议并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涉外检察工作的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涉外检察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总体部署。北京市检察院第四分院(下称“北京市检四分院”)坚持以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履行首都职责的要求牵引和带动检察工作,聚焦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差异化检察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和实施,依托特殊案件管辖职能,通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外案件,自觉融入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
  高质效办好走私犯罪案件,筑牢国门法治屏障,护航高水平对外开放
  北京市检四分院履行专门管辖北京海关缉私局侦查的走私犯罪案件的检察职能,通过以“典型”树“标杆”、以“案例”破“难题”、以“司法”促“治理”,服务首都“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健全外国人犯罪案件办理机制,实现稳妥审慎办理涉外案件的政治效果。以标准化办案流程保障案件办理质量和效果,制定《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涉外检察工作指引(试行)》,建立外国人身份核查、双语法律文书模板等标准化流程和模板,保障当事人的领事探视权,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建立涉外案件风险动态评估体系,对案件可能涉及的国际法律冲突等风险因素进行系统性评估,及时制定应对策略。
  以服务首都“两区”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目标,推动走私犯罪案件高质效办理。依托“纵向联动、横向协同、跨境协作”三位一体走私犯罪办案机制开展境外取证和追逃工作。在办理某公司走私普通货物抗诉案中,与上级检察机关历时五年接续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最终通过国际司法合作获取境外关键电子证据,该案由无罪改判有罪。
  加强国际执法司法合作,促进全链条打击走私犯罪。一方面,用好检察机关自身域外司法合作机制;另一方面,立足监督侦查活动、引导侦查职能,拓展运用国际执法合作机制。近年来,北京市检四分院联合北京海关缉私局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等渠道,开展跨境执法协作12次,从境外追回走私毒品犯罪嫌疑人2名。先后办理走私冻品、红酒、药品入境等系列案件,实现全链条打击,在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安全、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由个案办理延伸至行业和社会治理,持续提升案件办理社会效果。线下,建立反走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打造“办案+治理+预防”工作平台;发布《走私犯罪检察白皮书》及法治宣传教育典型案例,从典型个案剖析延伸至行业治理;积极开展反走私和反洗钱普法宣传,强化“办理一案、警示一片”工作实效。线上,通过多家平台直播检察官公开课,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反走私法律知识。建立健全与出海企业、外贸行业协会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检察开放日”、专题座谈等活动了解企业所需,为企业出海提供清晰实用的“行动指南”。
  依法办理涉外检察监督案件,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近年来,北京市检四分院办理涉外民事、行政检察案件数量不断提升,积极对标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和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打造北京市检察机关涉外检察新阵地,服务保障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两区”建设。
  构建内外工作机制,提升法律监督效果。对外,与市司法局、北京仲裁委员会召开工作交流座谈会,就共同开展涉外仲裁法治研究、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支持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行探讨。对内,制定《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关于加强涉外检察的工作方案》,明确涉外检察工作任务、要求和涉外案件办理重点。建立案件台账,对涉外案件进行专门管理,建立健全涉外案件请示汇报工作机制。
  以精准监督理念为指引,确保案件办理质效。截至2025年10月,共办理涉外检察监督案件104件,其中民事诉讼监督案件103件、行政诉讼监督案件1件。在某涉外民事监督案件办理中,承办人员对域外形成的证据进行细致论证,对域外判决的证明效力进行合理认定,多措并举对案件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最终结合全案证据认定判决事实认定存在错误,向审判机关制发再审检察建议。
  建设涉外案件办理智慧工具,推动办案智能化升级。作为北京市检察机关数字检察示范院,北京市检四分院坚持数字赋能工作思路,在金融、知识产权、互联网等领域积极研究建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深挖涉外监督线索。完成DeepSeek大模型检察工作网本地部署,利用其法律及文书智能解析、类案推送、多语言翻译等功能,为涉外案件办理提供数智保障,有效提升涉外案件办理质效。
  此外,北京市检四分院在最高检、北京市检察院指导下,积极对外宣传优秀案例,有效传递了中国检察声音。依法提起诉讼的朱某良、朱某涛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作为第四批中国环境资源司法案例之一,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数据库,刊载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司法门户网站,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积极作为与专业担当。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