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槌到底什么样?
其实,法槌并非舶来品,它真正的祖先恰恰是我国古代的惊堂木,即将使用的法槌上也依然有体现中国传统司法精神的独角兽雕刻。
法槌选用优质的实木制作,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底座,一部分是法槌,分别重1500克和500克。底座是18厘米的正方形,高度为3厘米,底座的四角镶嵌着蝙蝠形的白色铜花,十分精美。一个用铜丝围成的8厘米见方的正方形镶嵌在底座的中间,它的总长度是26厘米,槌部高3厘米,直径4.5厘米,槌部两端呈对称的半圆形,中间的圆柱形上用黄色的铜片包着,铜片上面刻着法槌所属的法院名称。
槌体顶部镶嵌的天平铜片象征公平正义,圆形和方形结合的底座暗喻方圆结合,即法律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槌体的正上方雕刻着传说中代表公正的独角兽,寓意法院应保持廉洁公正的形象。法槌的手柄部分加刻麦穗和齿轮,寓意法院的审判权是人民赋予的。
法槌何时派用场?
自6月1日起实行的《人民法院法槌使用规定》,对法庭审理的不同阶段使用法槌及程序做了明确规定:宣布开庭、继续开庭时,先敲击法槌,后宣布开庭、继续开庭;宣布休庭、闭庭以及判决、裁定时,先宣布休庭、闭庭以及判决、裁定,后敲击法槌。其他情形使用法槌时,应当先敲击法槌,后对庭审进程作出指令。使用法槌时一般敲击一次。
一般来说,在法庭调查阶段,法官宣布开庭时,诉讼参与人在法庭上喧哗、吵闹、违反法庭纪律,法官予以制止时;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纪律,法官予以制止时都可以使用法槌。在法庭辩论阶段,控辩双方向证人、鉴定人发问的内容与案件无关或发问方式不当时,控辩双方认为对方发问不当而提出异议的,法官应当判明情况予以支持或者驳回时;对于控辩双方与案件无关、重复意见或互相指责的发言,法官应当制止时,也要使用法槌。在法庭宣判阶段,法官宣布休庭时,法官经合议庭评议后,宣布继续审理时,法官宣判时、法官宣布闭庭时、要使用法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