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真的好东西,尤其是现在大多数人都开始做“低头党”,还有多少人会翻开纸质的书籍,还愿意去闻一闻油墨的味道,我想恐怕也不多吧。坦率的讲,其实我也一样,除了看看专业书之外,也就是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时候翻翻书。在我印象中,我最近一次长时间阅读,还是当年我担任春运临客值乘的时候,这一晃也有七八年的样子了。
那天开车的时候听广播,听到一位老人说,书籍是人类的朋友,年高九旬的她,还坚持每天都在读书,每月坚持读完一本书。有个统计,在欧洲法国人的阅读时间在世界上都是排位前几名的,人家无论在车站,咖啡馆,亦或是别的地方,只要是有时间有地点都会从包里拿出一本书,细细品味。我国古语也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可惜在如今快餐文化流行的今天,我们可能真的不愿意再读书了。其实我倒是觉得,不用拘泥于书本的形式,现在的ipad,kindle包括各种手机的app,其实都能看的。抽点时间看看书,我觉得也许到不了净化心灵那么高大上,至少能放松一下精神。
我最喜欢书的名字就是《机器猫》或者是《哆啦A梦》,那个两头身蓝胖子和他伙伴们的故事。有人可能会会心一笑,可以能是嗤之以鼻,这不就是本漫画书嘛,小孩看的东西,有啥可说的,其实也不尽然。
哆啦A梦给我带来的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任意门,竹蜻蜓等等,哪个不是伴随我们成长的。也许是职业的原因,稳重是法律人必有标签之一,但是年轻人就应该有年轻人的样子,在工作上,我们应该稳重,但是我觉得年轻人不应该过早的老于世故,老气横秋。激情、热情,敢想敢干更应该是我们年轻人的特质,其实这与稳重并不矛盾。
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这是周星驰的经典台词。其实哆啦A梦的故事里,也是一样,每一次蓝胖子和他的伙伴们将一个个梦想化为现实的时候,每一次他们梦想成真的时候,难道看书的你嘴角上没有挂上那一丝丝的微笑吗?年轻人应该有梦想,应该有闯劲,应该有敢于展示自我的勇气。
年轻人因为自己个性和年龄的原因,可能在人际交往上,有这样或是那样的困惑。机器猫中大雄和胖虎、小夫有时候也经常打架,当时更多时候是大雄挨欺负,但是当大雄遇到问题的时候,胖虎和小夫也不会袖手旁观。所以我想说,在工作中,无论是和同事还是和当事人相处,我的建议是“以诚相待”。没错,我们不能是做到每个人的想法都一样,也不可能要求每个人想法都一样。但是我相信“以诚相待”没有错,在我的审判工作中,调解结案的占很大的比例,不是说我有多高的学历,也不是我掌握了多深的调解技巧,而是我在工作中对每一位当事人都能做到“以诚相待”,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真诚,这样他们就会信任我,也就愿意接受我主持的调解。退一步讲,即便是调解不成,他们多大也能做到服判息诉。所以,年轻的朋友们,真诚不是傻,是一种美德,敞开你的心扉,为自己打开一扇门。
最后我想说的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是珍惜。我想很多人都看过哆啦A梦伴我同行大电影,那是根据漫画改编的故事,故事说的是哆啦A梦离开大雄回到未来的故事,当时很多看过这个电影的朋友,都对片尾大雄对机器猫不舍有使用道具呼唤机器猫回来的场景感动,也许还会为大雄打开房门看到机器猫的那一幕而潸然泪下。无论你是行政编,聘用制,能来到北铁法这个大家庭,其实都是缘分,当我们身穿制服,头顶国徽,端坐法台的时候,那份荣耀是别的行业所不能比的。我记得前年座谈会上,我曾说过20k和4k的故事,但是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我想大家也能感受到改革释放的红利,所以我们更没有理由不珍惜自己的工作。当然,我不是说那些离职的同志没有珍惜,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而且我看到、感受到、也相信那些离职的同志,他们在北铁的日子,也是全力以赴,他们为北铁做出的贡献同样也会记载于北铁的历史之中。离职不等于逃跑,不是弃谁于不顾,但珍惜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