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大兴法院推出十项便民举措,群众解决问题实现“加速度”

本站发表时间:[2021-06-01] 来源:新京报 作者:

  道路交通纠纷有了“一站式调处工作室”、夜间开庭的案件 “云端”审、微信上也能查阅立案卷宗……这些都是大兴法院新近推出的便民举措。一系列举措的出台,不仅让当事人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也让司法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

  案例:成立“一站式调处工作室”,快速处理道路交通纠纷

  律师李鑫鹏多年来代理了很多起道路交通案件,去年11月中旬,她接手了发生在大兴的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代理肇事司机一方。在这起案件中,由于被害人在事故发生后第八天经抢救无效死亡,因此令案件变得更加复杂。

  经过实地调查,李鑫鹏向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提交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复核申请书》,经复核,2021年2月份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交通支队重新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将其当事人的事故责任由之前的全部责任重新认定为主要责任。

  责任界定明确后,李鑫鹏着手进行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在此过程中,双方在赔偿金额、刑事谅解问题方面再次出现争议,“我分析主要是双方互相不信任,同时还涉及到第三方,也就是保险公司赔付问题,因此谈了很多次都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就在案件调解处于停滞阶段的时候,李鑫鹏决定通过位于大兴交通队的“一站式调处工作室”给双方做调解工作。她回忆说:“既然双方是因为不信任导致调解没有进展,那么‘工作室’是一个公证的平台,在这里调解也许会取得突破。”

  今年3月份,李鑫鹏带着当事人家属和被害人家属来到“工作室”再次进行调解,同时保险公司的人员也到场。这一次调解变得相当顺利,双方很快达成一致。双方调解材料准备齐全后,于4月6日签署了《人民调解协议书》,这代表着此案调解完毕。4月7日,大兴人民法院出具了民事裁定书,确认4月6日的调解协议有效。至此,这一案件的民事赔偿全部结束,被害人拿到了赔偿款。

  回忆起这一案件的调解过程,李鑫鹏深有感受:“近年来,交通事故呈高发态势,如果走诉讼程序,一个案件自立案至结案,3到6个月算是历时比较短的,但是如果走像‘一站式调处工作室’这样的调解方式,可以节省很多时间,非常高效便捷,减少当事人的诉累,调解也会减少诉讼中的对抗性,维护当事人权益的同时还能维护良好的人际和社会关系,并且有效避免‘执行难’的问题,真正做到息诉止争、案结事了。”

  大兴法院立案庭(诉服中心)副庭长张杰是这一案件的承办法官。他告诉记者,“一站式调处工作室”是大兴区建立的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一站式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机制的成果。这一机制力争调解协议当日达成,高效确认,促进道交案件快速解纷。

  张杰说:“一站式调处工作室”不仅促进了普法宣传,更有利于纠纷的解决,让当事人少跑路。“我们这个工作室就在大兴交通队,一般来说,交通事故纠纷处理的第一站就是交通队,第二站是法院。那么我们把调解室前移,做到‘上门服务’,当事人不出交通队就能调处纠纷,非常方便。”

  工作室有专职的人民调解员,他们都是经过培训、调解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全天候在工作室为群众提供服务,“即使当事人没有律师,我们的人民调解员也会告诉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需要带什么材料,双方约好时间,一起来调解就可以。”张杰表示,以往一个道交纠纷案件平均审限3-4个月,现在有了这一机制,有些案件都不需要立案,直接走调解程序可以解决,案件办理期限缩短了一半以上。与此同时,对于法院来说,可以实现“去粗取精”,让司法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便民服务亮点:实现“一站式诉讼服务”

  为了节省当事人办事时间和成本,大兴法院推出立案阅卷“线上查”、 诉讼信息“一码通”等4项便民服务,实现线上“一站式诉讼服务”。

  通过微信阅卷小程序及移动微法院等平台,当事人可以在线办理立案阅卷业务。同时法院增设导诉专员,帮助不熟悉网络或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人完成线下办理。

  诉讼信息“一码通”则是将法官联系方式、诉讼流程、文书样式等当事人常用常查的诉讼信息等整合到一起,形成“诉讼信息直通车”二维码,让当事人能够更快联系法官、更好准备诉讼材料。

  大兴法院立案庭(诉服中心)庭长赵玉东告诉记者,从今年1月1日至5月14日,通过“一码通”机制联系法官的工单1396个,均在期限内办结;大法官留言4件,均期限内办结;12368诉讼服务热线联系法官88个,均协助及时取得联系。“以前群众觉得找法官难,一方面是法官要开庭,另一方面法官还要外出现场调查、送达等等,所以群众觉得不好找。我们建立这个机制以后,群众可以给法官留言,法官会给群众进行电话回复。”赵玉东说,在这一机制中,法院还要对法官的回复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群众的问题得到解决。

  此外,为了满足职住分离人群参与诉讼活动的特定时间需求,大兴法院推出夜间法庭“云端审”服务。当事人申请夜间线上开庭后,可以不用到现场,下了班在家就能参加庭审。同时,大兴法院还推出了法院、银行、领款人“三位一体”的线上案款发还流程,实现案款发还“网上办”。

  多方联动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

  为了更好地解决涉及多领域纠纷案件等,大兴法院与相关部门和属地联动,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为了厘清这“家务事”,大兴法院实现家事纠纷案件办理“调判联动”,与大兴区妇联、司法局、民政局等部门协作,通过教育引领、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当判则判的方式,促进和谐家庭建设。

  大兴法院还形成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专业联动”。在黄村法庭家事审判特色基础上,设立更加专业化的少年法庭,实现未成年人刑事、民事案件的专业化审理,并开展延伸帮教、法治宣传等。

  落实便民机制,力争反映事项办结率100%

  目前,大兴法院推出了10项便民举措,这些举措是如何筛选出来的?让群众得到了什么实惠?对此,新京报记者对话了大兴法院审管办(研究室)主任赵芳芳。

  新京报: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是如何根据实际问题推出这10项便民举措的?

  赵芳芳:在确定这些便民服务之前,我们全面梳理了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普遍性问题,立定办实事“任务书”。同时,我们开展了3场开放日活动,召开4次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诉讼群众等200余人次走进法院,畅谈意见建议,到社区和镇村听民意、找差距。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以加强“一站式诉讼服务”、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提升办案质量效率三方面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制定10项举措行动方案。

  新京报:便民举措推出后,有何成效?

  赵芳芳:我们切实做到诉讼中“民呼我有应”。以群众反映强烈的诉讼咨询难、联系法官难等问题为例,我们升级完善12368诉讼服务热线,将来电平均等候时间降至30秒以内。认真落实“接诉即答”“接单即办”便民机制,做到联系法官到位率100%,力争反映事项办结率100%。

  同时,大兴法院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审理周期长、裁判尺度不统一等问题,开展“审判质量年”系列活动,完善审判监督制约机制,加大审限扣除、程序转换等流程环节的监督力度,加强类案检索统一裁判尺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新京报:未来,大兴法院是否还会继续推出或者更新便民举措?

  赵芳芳:落实便民举措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过程,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根据群众的切实需求梳理高频事项,不断完善便民措施,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


[供稿单位:大兴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