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昌平

昌平区法院调研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本站发表时间:[2019-09-19]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是法院信息化建设重点,它节约了人力提高了诉讼效率。但随案同步生成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其深度应用。区法院经调研发现,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操作系统有待完善。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的关键,是要求做到随到随扫、实时扫描,但实际扫描操作系统还不够便利,需手动将扫描文件分类至电子卷宗目录下,且随到随扫难免出现重复页,单双面切换扫描时容易因操作疏忽出现空白页,需手动剔除,客观上增加了工作量。

  二是扫描质量有待提高。2019年1-8月,我院电子扫描率为98.52%,案件平均扫描次数为1.33次,案件平均扫描页数为23.75页。实际扫描工作中,我院各部门案卷扫描质量并不高,一些部门尚未达到随到随扫、实时扫描的要求。

  三是部分功能亟待实现。电子卷宗回填案件信息、推送法律法规类案、转化电子档案归档、当事人在线浏览等优势功能尚未普遍实现,核心作用未完全发挥。电子卷宗目前的作用与实际制作电子卷宗的工作量不成正比,并未大幅度提高办案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区法院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完善操作系统,简化操作步骤。在系统或硬件层面探索新技术,实现电子卷宗重复页、空白页自动剔除,扫描材料根据电子卷宗目录自动归类、排序等智能化功能。

  二是明确扫描标准,细化职责分工。建议制定统一工作规范,对扫描时限、扫描节点、扫描次数等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并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确保电子卷宗制作过程中案卷交接流程无缝衔接,提高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工作效率,真正做到随到随扫、实时扫描。

  三是优化工作模式,改变工作机制。当前,电子卷宗实际扫描制作仍需花费大量时间。鉴于法官团队业务工作量较大,为确保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建议优化工作模式,改变工作机制,推广采用服务外包集中生成模式,并加快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试点工作,确保电子卷宗核心功能早日实现普遍适用,从而提升电子卷宗服务审判工作的能力。


[供稿单位:昌平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