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昌平

昌平区法院面向“回天”地区发送首份诉源治理司法建议书

本站发表时间:[2019-09-26]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近日,为贯彻落实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庭深入开展诉源治理工作的意见(试行)》,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区法院以回天地区法官工作站为发力点,以龙泽苑社区在建工程纠纷预防为契机,向“回天”地区发送首份诉源治理司法建议书。

  龙泽苑社区地处昌平区最南端的回龙观镇文化居住区,小区居住人口近万人,是“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示范小区。随着北京市开展100公里健身步道建设项目工程,该社区获北京市体育局支持,拟在小区内中心路改造一公里健身步道。该项目得到了小区大部分业主的支持,但也有少数业主提出不同意见。社区主任伊然遇到困难后,联系社区法官工作站寻求法律支持,站点法官第一时间梳理项目建设的法律风险,从业主知情权、撤销权、各类侵权纠纷预防着手,向该社区发送诉前司法建议,并以此次工作为契机,积极探索人民法庭诉源治理工作机制。

  一是下沉触角,风险预警反应快。法官工作站是法庭深入社区的“触角”,站点法官“日常见人、遇事立应”,与社区建立良好快速的沟通渠道,当日问题,当日回复,充分发挥基层干警离得近、反应快的优势,对重点项目和敏感事件,快问、快查、快回复,力争纠纷预防的最好时机。

  二是聚焦视野,纠纷研判定位准。人民法庭在处理大量诉讼案件中,练就了识别纠纷的“火眼金睛”。站点法官充分利用审判经验于庭外,聚焦辖区,精准找点,对纠纷预防提前研判,精准提示,锁定纠纷预防的最佳方案。

  三是树立标杆,治理成果品质精。开展诉源治理工作,应当树立标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在法庭辖区内先选取一到两个重点社区开展工作,以高品质的工作成果达到治理实效,以点带面,从线到面,逐步全面铺开法庭诉源治理工作。

  四是打通脉络,机制建设长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主体众多,各有侧重。应当以诉源治理工作的开展为契机,改变各部门单打独斗,沟通不畅的局面。打通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法治引领、自治联动的诉源治理工作脉络,建立长久稳定的工作机制,惠及辖区人民群众。

  此次司法建议是区法院在辖区内发送的首例诉源治理司法建议,通过对人民法庭的职能定位与职能优化,探索人民法庭参与诉源治理工作的工作方法和措施,以聚焦基层最小社会治理单元“社区”为着力点,通过打造诉源治理工作示范社区,进一步探索基层诉源治理工作的机制创新,为区法院下一步全面开展诉源治理工作提供宝贵经验,为辖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供稿单位:昌平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