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昌平

昌平区社区矫正“心”战法助力战疫决战决胜

本站发表时间:[2020-02-27]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昌平区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矫正工作,通过热线咨询、知识推送、在线指导、互动交流等方式方法,让“心理处方”融入社区矫正抗疫主战场,为特殊时期做好全区社区矫正对象疫情防控和监督管理工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坚决打赢战疫奠定坚实基础。

  《一封信》“安心”。疫情发生后,区司法局第一时间精心制作《致全区社区矫正对象及家庭抗击疫情的一封信》,告知他们“你并不孤单!”相信有强大的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和“你”一起共同作战,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同时,在多培养一些有益的爱好的同时,要利用这个机会与家人多沟通、多协助、多商讨、少指责、少埋怨,使家庭和谐更进一层。如果出现长时间的烦躁、失眠、易发脾气,请尽快报告司法所工作人员,专业心理咨询师随时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让他们更加“安心”。

  《一幅画》“知心”。司法所强化与社区矫正对象时时互动,通过绘画心理测试中房树人、心理魔法壶等方法,用来探索社区矫正对象日常心理反应及面临突如其来疫情时的情绪、心态、行为变化。社区矫正对象完成绘画作品后,通过视频或照片形式传递到心理咨询师手中,由心理专家进行专业分析点评,从绘画作品中发现、知晓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状况,并有针对性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和干预,不留一个心结,让他们放下包袱、排除干扰,轻松悦心度过“疫期”。

  《一处方》“疏心”。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长期“宅”在家中的社区矫正对象和家人会出现紧张、焦虑乃至恐慌等心理反应。区司法局联合北京飞迪曼心理咨询中心,专门为社区矫正对象量身定制了一组战疫“心理处方”。如:如何正确对待和接受自己的焦虑与恐惧?放下手机、限时刷屏才能不被“疲劳”所碾压,转移注意力:做些看电影、读小说、听音乐、简单运动的事情等小常识、小技巧,指导、引领社区矫正对象从长期封闭、恐惧烦燥的环境中走出来,达到疏心减压放松的效果。

  《一套操》“强心”。为缓解社区矫正对象长时期封闭隔离下的压抑、忧郁、急躁、疲惫等不良情绪,区司法局联合北京飞迪曼心理咨询中心为他们推荐一套简单、易学、实用、健身的强心健身操,并将整套视频利用社区矫正APP、社区矫正移动执法终端推送给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并在线上为他们解释动作要领,指导锻炼要点和诀窍,并叮嘱“不能出门,要坚持每天操练,希望大家能强心健体,保护好自己,配合国家、共抗疫情!”

  《一共情》“同心”。“冯老师,我出门都不让我出,他们还说我不戴口罩,到处乱走会被拘留,天天感觉我体温在升高,嗓子干,电视里说还不让这样那样的………现在白天走坐不安、晚上睡不着,我到底该怎么办啊!”回河北老家返京后在家隔离的社区矫正对象万某在电话里滔滔不停的向心理咨询师冯老师倾诉着。冯老师一直在用心倾听,待万某不说话时,冯老师一边讲述政府的规定,一边讲述自己“非典”时被隔离经历,让万某有“同命相怜”感觉。慢慢地情绪平顺了,也理解了小区工作人员的做法,后来还自己出钱购买了方便面、矿泉水等物品送到小区门口执勤点,表示对工作人员辛勤付出的感谢。据统计,至目前全区有9名有心理需求的社区矫正对象与心理咨询师直接“一对一”“共情”,均收到良好效果,有5人主动为武汉捐钱捐物,表达自己的同情和爱心,受到社区居民的称赞。


[供稿单位:昌平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