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七五”普法的收官之年,全国普法办、司法部、市司法局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了“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昌平区已发布通知启动“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前期,各镇街、各单位已开展普遍自查和梳理,全面总结“七五”普法以来的工作情况。【法治昌平】微信公众号特开设“昌平区‘七五’普法亮点”专栏,系列展现各镇街、各单位工作亮点和成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区统计局紧紧围绕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统计改革发展目标,坚持服务统计工作大局,努力践行统计为民宗旨,顺利完成“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培训,突出重点,普法教育层层推进
“七五”期间,区统计局紧密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宣教重点,分层推进各类人群法治教育。
(一)着力做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
一是推动中央统计改革文件精神进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
二是2017来连续三年开展“统计法进党校”活动。
三是以“统计法进党校”为契机,编写课程讲义和统计法律知识100题,依托区委组织部将课程视频推送“北京干部教育网”。
四是面向区属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各镇(街道)办事处负责统计工作的主管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线上统计法律法规答题。
(二)突出抓好政府统计工作人员学法用法
一是打造亮点,成功举办全系统“七五”普法统计法律知识竞赛。市统计局、依法治区办、区司法局、各镇(街)主管统计工作领导,村(社区)统计站代表及区统计局全体人员参加。昌平电视台、昌平报进行了新闻报道。
二是完善机制,推动学法经常化。除采取集中、分组学习外,还开展了“喜迎十九大、绿色普法行”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三是突出重点,积极开展村、社区统计人员法治培训。
(三)认真做好统计调查对象学法用法
一是创新形式,举办企业“高管”统计法规培训。2017起连续三年对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开展依法统计培训。
二是巩固成果,借助统计年定报培训持续开展大规模面对面普法。
二、搭建平台,丰富载体,宣传活动亮点纷呈
“七五”期间,区统计局把握重点、突出亮点,创新开展了一系列法治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普法的渗透力。
(一)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一是创新开展普法“快闪”活动。2019年在昌平永安公园,区统计局以“绘出统计同心圆,共筑法治强国梦”为主题,开展形式新颖的普法“快闪”。在演唱、涂鸦、展板展示、有奖知识问答等环节穿插统计法律法规内容。普法快闪视频被学习强国——北京学习平台采用。
二是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利用“12·4”国家宪法日和“12·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开展以案释法、网络法律知识答题、电子显示屏宣传,撰写领导署名文章、法治征文等;借助“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五四”青年节,开展普法教育。
三是结合日常统计调查、咨询、服务和执法等工作,各科、所广泛开展普法宣传。
(二)拓展和深化法律“十进”
一是多次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如2018年,在沙河镇北街家园第三社区,举办了“护航四经普,法治文化惠民行”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中表演了“快板”、“三句半”、“小合唱”、“舞蹈”等统计法治文艺节目,开展了统计法律知识有奖竞答。
二是法律“进企业”。结合统计调查,数据核查、执法检查等,进企业开展普法宣传。
三是法律“进楼宇”。2018年初,普法人员到科技园区的商务楼宇开展“新春送温暖,普法下基层”法治宣传。
四是法律“进军营”。2019年底,普法小分队走进航天工程大学士官学校,向官兵发放法治宣传资料,解答法律问题。
(三)加强阵地建设,打造特色品牌
一是打造沙河镇北街家园第三社区统计法治文化广场,通过漫画、标语、图文等向群众宣传统计法律法规,解读统计知识,展现昌平统计风采。
二是设置局机关“法治文化墙”。
三是在“昌平统计”微信公众号、昌平统计信息网、《昌平统计》季刊,设置统计法治专栏,定期推送法律资讯、条文解读、以案释法等。
三、加强宣传,完善机制,统计普法与信用建设融合推进
“七五”期间,区统计局将普法宣传融入统计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将统计法律法规要求纳入统计信用评价标准;
二是到企业开展“统计诚信示范企业”认定工作中,持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三是借力示范引领与诚信经验交流扩大对守法典型的宣传。
五年来,区统计局共评选出37家数据质量过硬、基础工作扎实的“统计诚信示范企业”,切实提升了企业统计法律意识和统计工作水平。
“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统计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下一步,区统计局将聚焦问题短板,强化整改落实,全面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