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昌平

@所有人 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老套路 仍有人上当

本站发表时间:[2020-10-26] 来源:平安昌平微信公众号 作者:
  发消息不回
  打电话不接
  人也找不到
  正当事主被骗子深度洗脑
  准备给对方转钱之时
  民警及时出现
  为事主保住了“血汗钱”
  什么言词让人惊慌失措?
  什么套路让人深信不疑?
  一起来看昌平区反诈中心
  近期拦截的两起
  “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例
  案例一:假警察电信诈骗 真警察揭穿骗局
  张女士今年22岁,刚刚大学毕业,一天早上她接到了一通神秘电话,而后便失去了联系,无论家人如何寻找都杳无音讯。这是昌平区反诈中心在拦截一起电信诈骗案时遇到的情景。
  张女士到底在哪,又在干什么?反诈中心的民警也在寻找,根据线索显示,她刚刚使用手机APP申请了10余万元贷款,稍有耽搁,很有可能把钱转给骗子。
  情况紧急,警方发动力量四处寻找,并最终在辖区一家酒店找到了张女士。
  房门打开后,民警发现屋内只有她一个人,房间窗帘紧闭,其正通过QQ与另一端的“警察”通话。面对突如其来的民警,张女士显得十分错愕,分不清谁是那边是真警察,那边是假警察。
  民警告诉张女士:“电话另一端的“警察”是骗子,他是不是说你涉案了,千万不能相信,公安机关是不会通过网络办案的,更不会要求事主转账”,张女士听后也逐渐反映过来,并在现场民警的指引下将名下银行卡进行挂失,确保了财产安全。
  据张女士介绍:“当时她接到了自称哈尔滨市公安局的电话,说自己涉嫌一起洗钱案件,公安机关要清查其名下资产,其还通过5个贷款APP预批贷款10万余元,正要把钱转给对方,好在真警察及时出现。
  事后,张女士说道:“没想到电信诈骗会离自己这么近,如果不是民警及时赶到,自己的存款很可能会被全部骗走”。
  案例二:ATM机旁民警拦截止损200余万
  无独有偶,今年4月份,小李也接到了同样的电话。
  据了解,当日小李接到了自称是公安局的电话,称其涉嫌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要求将手机关机,并且不能将情况告诉任何人,在QQ上接受了长达三个小时的“审讯”后,对方要求小李将所有资金转入“安全账户”。
  由于小李被对方言词震慑,并且看到了对方出示的警号,便掉入对方设好的陷阱,为了尽快洗清罪名,准备将钱转入“安全账户”。
  昌平区反诈中心接到预警拦截线索后,几经周折,最终在一家银行的ATM机旁边找到了正准备给骗子汇款的小李,民警及时将小李拦住,并告知小李这是电信诈骗,千万不能转账,小李这才缓过神来,200余万元也没有继续转出。
  “这两起案件中骗子的诈骗手法相同,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类型诈骗,此类案件中,违法犯罪分子常常以恐吓,威胁等方式让事主感到害怕,一步步赢得事主信任,从而骗取钱财”,昌平区反诈中心民警张杰介绍道。
  民警提示:
  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网络、电话办理案件,也不会通过互联网送达通缉令,所谓的“安全账户”更是无中生有。广大市民如若接到类似电话,请立即拨打110报警或到当地派出所求助。


[供稿单位:昌平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丁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