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司法局工作要求,昌平区围绕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开展了“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农民工专项维权服务活动,为农民工撑起了维权“保护伞”。
一是加强合力,开展农民工专项维权。昌平区各公共法律服务站牵头动员村居法律顾问律师、人民调解员、社区志愿者等力量组成服务团队,并联合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农民工专项维权活动,加大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工合法维权。阳坊公共法律服务站联合村居法律顾问前往碧春园小区二期施工现场开展宣传活动。村居法律顾问律师详细介绍了务工人员涉及的相关法律知识,并解答农民工的现场咨询。城北公共法律服务站联合街道安全生产科、社保所等部门到某保安公司开展专项维权服务活动,围绕农民工普遍关心的工资支付、工伤医疗、社会保险等热点问题现场讲解并答疑,提高农民工的依法维权意识。流村公共法律服务站建立内部与外部沟通机制,合力开展农民工维权工作。内部,加强与镇相关职能科室的沟通,开展涉及农民工欠薪矛盾的调解,涉及两类人员欠薪的案件办理以及农民工法律援助宣传;外部,加强与南口法庭的沟通协调,尽量缩短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的办案周期。
二是加大宣传,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线上,充分发挥“12348”法律服务热线、北京法律服务网以及各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服务电话的作用,解答农民工的法律咨询。各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通过电话、微信群、镇街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辖区群众宣传《民法典》《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介绍法律援助的对象、申请条件、流程等政策,引导农民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线下,开展集中深入宣传,提高宣传质效。一方面通过悬挂横幅标语、电子显示屏、发放普法宣传资料等方式扩大宣传效果,阳坊、流村、百善、东小口等公共法律服务站纷纷深入建筑工地、集贸市场、回迁社区等农民工务工集中场所开展送法活动;另一方面,村居法律顾问律师、司法所工作人员现场以案释法,为农民工解答在工作中遇到的有关维权及如何申请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回龙观、霍营、小汤山、天北街道等公共法律服务站开展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讲座,讲解、宣传法律法规,介绍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流程,解答农民工关注的法律问题。
三是保障到位,切实做好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针对年末岁尾讨薪案件高发的实际,区法律援助中心开通了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加强人员调配,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和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的农民工,依法免于经济困难审查。加快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进度,将法定审批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有条件的当日受理、当日审批、当日指派。对于诉讼时效、上诉期即将届满等紧急情况的,依法给予先行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