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朝阳

朝阳区“18421管理模式”保障餐桌安全

本站发表时间:[2019-02-19]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管理相融合,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朝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建设项目”,经多年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18421管理模式”,从农产品生产源头抓起,充分发挥“朝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平台的监管作用,实时监控区疫控中心和区植保站两家检测单位及区内重点生产基地、加工配送企业、大型农贸批发市场的农产品检测室的检测工作,保证农产品安全上桌。

  据介绍,朝阳“18421模式”,即1个朝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管理中心;开发应用农产品基本信息管理系统、投入品管理系统、三品一标与标准化基地管理系统等8个管理系统;建立区种养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决策预警监控中心,区疫控中心和区植保站农产品检测数据审核管理,乡农产安全管理站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督导服务、生产加工企业、市场检测数据、追溯履历等信息采集上传4级网络;建立了检测员及信息员2支队伍;建立1套高效运行管理机制,在金盏、崔各庄、孙河、来广营、黑庄户、豆各庄、十八里店等9个乡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站并进行挂牌,从人员、职责、制度、场所、运行等方面开展系列配套建设,管理站与乡社会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实现合署办公,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打好基础。

  “朝阳区现有种植养殖基地18个,标准化、‘三品’基地13个,外埠基地23个4.7万余亩,是典型农产品生产小区、加工中转区、消费大区。”区种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区种养中心于2010年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建设项目,对蔬菜、水产品、畜产品三大产品进行监管。在“18421管理”的模式下,区种养中心的视频化监管还实现了管理创新,统一调度,监管到位,不留死角,提升了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管理中心,大屏幕上的视频监控实时显示着区内各个重点基地检测室的操作场景,抽验农产品、及时记录监测数据、上传检测结果,检测员们熟练地进行操作。打开农产品基本信息管理系统,一目了然就能看到农产品的检测结果和各项数据。

  “视频监管范围包括蟹岛种植公司、京客隆配送中心、朝来农艺园、中国绿色食品公司等,检测实现‘实时化传输’,保证了检测数据及时、客观、真实。第一时间客观掌握检测数据、第一时间预警全程追溯、第一时间下架(产地禁出)农产品,有效保障了全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朱小疆表示,“18421管理模式”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保障了朝阳区农产品安全优质生产供应,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供稿单位:朝阳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