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曾是环境脏乱差的“代名词”,是我区创建国家卫生区暨全国健康促进区的一大难点。创卫工作如同一场繁杂浩大的环境卫生提升“革命”,革除了老旧小区的“脏乱差”,通过“清”“美”“提”的整治改造,让我区老旧小区重新散发出活力,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清:清除垃圾拆除私搭乱建
青灰色的干净地砖,整齐摆放的休闲座椅,无杂物堆放的公共绿地……面对小区楼下整洁一新的环境,在三间房定西北里社区电建北院生活了20年的张茜有特别感触。“我多少年没看到这么干净整洁的小区空地了,现在清理干净了,小区内的花也开了,我每天都要到楼下的公共休息区坐一会。”
定西北里社区电建北院是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院内15栋居民楼居住着上千户居民,私搭乱建、堆物堆料等“十乱”现象由来已久。自从辖区开展创卫工作以来,三间房乡环境办多次联合城管队、综治办合力对定西北里社区电建北院私搭乱建、乱堆废物、私搭木棚等进行拆除和清理,社区工作人员和保洁员配合搬运和清理废物堆料。小区内的创卫难点被清理后,居民纷纷开始自查自纠,将放置在公共区域的私物进行收拾清理。清理彻底完成后,小区公共空间“重见天日”。
望京街道在花家地社区“拆违促宜居”专项行动;酒仙桥执法队对十一街坊居民区内诸如圈地搭建窝棚菜架、栅栏等违法私搭乱建的行为进行了拆除……我区43个街乡的老旧小区先后都在进行清理工作,力争小区内无乱设摊点,无卫生死角,无乱拉乱挂、乱泼乱倒等十乱现象。
美:铺路增绿环境温馨宜居
“我们小区老电梯换新了,堵心的道路畅通了,小区现在是又干净又整洁,小花园、新凉亭,还有随处可见的绿树红花……可不就是幸福小区嘛!”提到社区的新变化,东湖街道利泽西园一区的王阿姨笑得合不拢嘴。
东湖街道利泽西园一区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也是远近闻名的“问题小区”。原物业长期不作为,导致小区内环境脏乱、垃圾成山。电梯等设施设备长期失管、故障频发,并且由于没有管理和规划,小区车辆乱停,堵塞占用消防通道。
建业委会、换新物业、修缮设施、清理死角……创卫工作以来,小区变化翻天覆地。现在一进小区,感受到的是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社区小花园修葺一新,堵心路变为“微循环”,就连原本脏乱的楼梯墙面,也被粉刷得干净整洁。也正因此,小区经过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小区、平安示范小区的建设,2018年获评全国十大“幸福小区”。
东湖街道利泽西园一区的变化是我区老旧小区的“缩影”,目前,我区已有57个小区完成了一揽子改造升级,并顺利通过“全要素”小区验收。2019年,还将有至少43个小区以这种方式进行升级改造。
提:环境提升打造文化新景
“修建文化墙不仅能扮靓街巷,还能够向外界传递我们的双井文化,让大家认识一个崭新的、富有文化内涵的双井。”双井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垂杨柳南街新增的文化墙是街道结合地区文化基础,特别设计了“双井文化”“双井地区”“双井记忆”“双井风采”等7个版块内容。
“看到文化墙上旧工厂的手绘图,让我不禁想起那激情的岁月。”居民宋少林表示,垂东社区曾是双井众多老工厂员工宿舍聚集地,周边老工厂众多,这一幅幅图案的背后,是老工厂悠久的历史,更是他们这些工人对老工厂难以割舍的情怀。
“小关东里10号院的自行车浮雕文化墙,京旺家园六区的创卫故事文化墙,花家地南里社区幸福列车文化墙……我区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在环境提升的同时,打造了不少文化新景。”区创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面面精美、造型各异的文化墙也是老旧小区“美容日记”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居民区是城市的细胞,其文明卫生程度可以反映城区文明的高度。“老旧居民区的‘创卫’必须补齐自身短板。除了要突击开展小区路面修整、绿化补植、拆除私搭乱建等行动措施外,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有效管理、盘活资源、相互协作。”区创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是创卫的攻坚之年,我区将继续聚焦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物业管理、加装电梯、停车管理等一批涉及民生的难点问题,通过出思路、聚合力,“匠心”治理,并逐步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让老旧小区更加宜居,全力完成“创卫”工作任务。